时间: 2025-05-07 08:4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59
燕语闻多日,蚕眠过几宵。
花深不辨蝶,柳暗欲迷桥。
便面金环重,障泥玉勒骄。
黄公酒垆上,谁贳阮孚貂。
燕子在春日的鸣叫声中时常响起,蚕在温暖的夜里安静地沉睡了几天。
花丛深处看不清飞舞的蝴蝶,柳树阴影下正要迷失在桥边。
脸上佩戴着金环显得沉重,衣服上沾满了泥土却显得骄傲。
在黄公的酒垆上,有谁能像阮孚那样借酒消愁呢?
作者介绍:韩维,字仲明,号少华,宋代诗人,因其诗歌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而受到后人喜爱。其作品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在此时写作,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以及生命的活力,试图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首联“燕语闻多日,蚕眠过几宵”,通过燕子的叫声和蚕的静卧,传达了春日的宁静与生命的生机。接着“花深不辨蝶,柳暗欲迷桥”,诗人以花与蝶、柳与桥的对比,表达了春天的繁盛与人们在其中的迷茫,展现了一种既美好又略带无奈的情感。
后两联则转向人们的生活,提到佩戴金环的沉重与沾泥衣物的骄傲,暗示人在追求美与地位的同时,常常也会背负某种负担。最后引用黄公酒垆与阮孚,展示了酒文化在春日聚会中的重要性,暗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在春日的氛围中,营造出一种既欢愉又思考的情感基调,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美丽与享受生活中所面临的困惑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燕语”象征什么?
“黄公酒垆”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面金环重”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韩维的《春朝》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的感悟与生活的细节,而杜甫则在国家动荡的背景下展现了对春天的感慨,虽同为春天的主题,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社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