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2:56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硬骨残形知几秋,
尸骸终是不风流。
顽皮死后钻须遍,
都为平生不出头。
这首诗表达了对某种人的讽刺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残存的骨骼在岁月的变迁中变得无情,最后的尸骸在世上仍无风流之姿。即使顽皮的灵魂死后仍在寻找出路,最终却只因生前未能有所作为而感到遗憾。
“归仁”可能指代某位历史人物或特定的社会现象,诗中以此作为讽刺的对象,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批评。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延年,号云隐,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文学家,以其豪放、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意味,反映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皮日休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之际,可能是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表达了对庸碌无为者的嘲讽。
整首诗通过对“硬骨”和“尸骸”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无情和对人的讽刺。诗人用“硬骨”来比喻那些顽固不化的人,暗指他们在经历了沧桑后,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一句“都为平生不出头”则是对这种人的无奈和惋惜,揭示了他们一生追逐理想却未能成功的悲哀。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让人深刻感受到一种对世俗的反思和对人生态度的探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主要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硬骨”和“尸骸”的对比,突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奈。同时,诗中使用了象征手法,结合具体意象传达出深刻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讽刺的笔调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揭示了那些未能实现理想的人的苦涩和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硬骨”主要象征什么?
A. 堅強的意志
B. 顽固不化的人
C. 生命的力量
“都为平生不出头”中的“出头”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成功
B. 身体的健康
C. 社会的地位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反思?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无奈与嘲讽
C.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皮日休的作品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但其情感更加沉重与悲壮。李白的《庐山谣》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风格上更为洒脱。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