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馆娃宫怀古五绝》

时间: 2025-05-07 04:17:27

诗句

绮閤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郑妲无言下玉墀,夜来飞箭满罘罳。

越王定指高台笑,却见当时金镂楣。

半夜娃宫作战场,血腥犹杂宴时香。

西施不及烧残蜡,犹为君王泣数行。

素袜虽遮未掩羞,越兵犹怕伍员头。

吴王恨魄今如在,只合西施濑上游。

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绮罗身。

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4:17:27

原文展示

馆娃宫怀古五绝
作者: 皮日休

绮閤飘香下太湖,
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
只把西施赚得吴。
郑妲无言下玉墀,
夜来飞箭满罘罳。
越王定指高台笑,
却见当时金镂楣。
半夜娃宫作战场,
血腥犹杂宴时香。
西施不及烧残蜡,
犹为君王泣数行。
素袜虽遮未掩羞,
越兵犹怕伍员头。
吴王恨魄今如在,
只合西施濑上游。
响屟廊中金玉步,
采蘋山上绮罗身。
不知水葬今何处,
溪月弯弯欲效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馆娃宫的历史,表达了对古代越吴纷争的感慨。诗中描写了太湖边香气四溢的阁楼,乱兵在拂晓时侵入姑苏。越王的羞愧在于他只把西施这位美人献给了吴国。郑妲在玉阶上无言以对,夜晚的箭雨如同飞舞的毒蝎。越王指向高台笑着,但却只见昔日的金镂楣。半夜的娃宫变成战场,血腥之气混杂着宴席的香味。西施的蜡烛残烛未燃尽,仍为君王流下几行泪。素袜虽然遮掩但未能掩盖羞愧,越军仍然畏惧伍员的头颅。吴王对西施的恨意如同魂魄在场,只能在水边寻找西施的身影。金玉步伐在廊中响起,采蘋山上的华丽衣裳随风飘动。不知如今水葬之地何在,月色弯弯似在模仿西施的愁眉。

注释

  • 绮阁: 华丽的楼阁。
  • 姑苏: 古地名,今苏州。
  • 越王: 指越国的国君。
  • 西施: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其美貌而被献给吴王。
  • 郑妲: 指郑国的美人。
  • 罘罳: 古代的捕鸟器,形状像网。
  • 伍员: 越国名将,吴国的主要敌人。
  • 娃宫: 指馆娃宫,古代传说中的殿堂。
  • 水葬: 指水中的埋葬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梦阮,号青霞,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883年,因其个性洒脱和诗风清新而闻名。其作品多以咏史、咏怀、山水为主要题材,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馆娃宫怀古五绝》写于皮日休晚年,时值战乱和士族纷争,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表达对美人和历史变迁的感慨。此诗通过描绘西施与越王、吴王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了对国家、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馆娃宫为切入点,借古讽今,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中不仅仅是对过往美人和国君的怀念,更深刻地揭示了权力与欲望的悲剧。开头部分提到的“绮阁飘香”展现了一种繁华的景象,而随之而来的“乱兵侵晓”则暗示了这繁华背后的动荡不安。越王因美人而感到羞耻,表现出对权力与个人情感之间矛盾的反思。随着诗的深入,历史的血腥与美丽的对比愈加明显,西施的泪水不仅是对爱情的怀念,更是对历史无情的叹息。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历史的厚重感,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绮阁飘香下太湖: 描绘了太湖边一座华丽的楼阁,透露出一种安逸的气氛。
  • 乱兵侵晓上姑苏: 反转了前面的安逸,揭示了战争的侵扰。
  • 越王大有堪羞处: 表达越王因西施而感到羞愧,暗示情感与责任的冲突。
  • 只把西施赚得吴: 说明西施被献给吴国,成为权力游戏中的牺牲品。

修辞手法

  • 对比: 将繁华与血腥形成对比,强化历史的悲剧感。
  • 拟人: “溪月弯弯欲效颦”,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连接,增强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美人的追忆,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无情与个人情感的脆弱,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馆娃宫: 象征着美丽与历史的交汇,表达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 西施: 代表美丽的牺牲和历史的悲哀。
  • 太湖: 代表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越王”指的是哪个国家的国君?

    • A. 吴国
    • B. 越国
    • C. 齐国
  2. 西施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 A. 权力
    • B. 美丽与牺牲
    • C. 战争
  3. “乱兵侵晓”描绘了什么情景?

    • A. 和平
    • B. 战争
    • C. 节日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同样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 李白《将进酒》:探讨人生短暂与豪情。

诗词对比

  • 皮日休 vs. 杜甫: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中的情感,但更强调家国之痛,而皮日休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织。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胡适《诗与人生》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王周士 明皇览镜妃子剪鬟 书斋十咏·笔架 游密庵致明有喜雨诗次原韵 游北岩 有怀十首 同吴居安入开善四首 其一 游松庵 论俗十二首 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 刘致中惠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踽踽独行 包含嗜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中国革命博物馆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苦惜 三撇旁的字 征据 天地经纬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丿字旁的字 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正襟安坐 力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谷字旁的字 包含复的成语 互为表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