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7:34
何人置此乡,杳在天皇外。
有事忘哀乐,有时忘显晦。
如寻罔象归,似与希夷会。
从此共君游,无烦用冠带。
谁在这片乡村安置了我?它深藏于天帝的遥远之境。
有事的时候能忘却悲欢,有时也能忘记光明与黑暗。
就像在寻找那无形的归宿,仿佛与那无为的境界相会。
从此我愿与你一同游玩,再也不需要烦恼权势与官职。
皮日休(约766年-816年),字梦得,号青隐,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理想受挫,辞官归隐。其诗作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见长,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酒中十咏》是皮日休为表达自己对酒的喜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作的诗作之一。在唐代,酒文化盛行,诗人们常借饮酒抒发情感,寻求心灵的自由。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开篇就以“何人置此乡”引出疑问,揭示出诗人对自己身处的这片宁静乡村的迷惘与好奇。诗中提到的“天皇外”暗示了超脱世俗的理想状态,表现出一种对尘世的逃避和渴望。
通过“有事忘哀乐,有时忘显晦”,诗人展示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是人生的常态,而真正的自在在于内心的平和。接下来的“如寻罔象归,似与希夷会”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对无形境界的追求,强调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最后,诗人以“从此共君游,无烦用冠带”结束,展现出一种对朋友、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权位的无所谓,反映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轻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追求一种无忧无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诗人用酒作为媒介,传达出一种超脱于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诗中“何人置此乡”中的“置”是什么意思?
A. 放置
B. 移动
C. 建造
D. 忘记
诗人表达了对权势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无所谓
C. 羡慕
D. 恐惧
“从此共君游,无烦用冠带”中的“冠带”指什么?
A. 自然
B. 朋友
C. 官职
D. 家庭
王维《鸟鸣涧》
王维的这首诗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隐逸生活的热爱,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心境。与皮日休的作品相比,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而皮日休则更多地探讨了内心的情感与哲理。
以上内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皮日休的《酒中十咏·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