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6:51
临江仙 饮罢归来得病自嘲
作者: 王慎中 〔明代〕
山泽臞儒枯到骨,何曾大嚼深杯。今朝伏枕不须猜。蛇悬弓壁上,羊过菜园来。掩袂自讥还自解,亦知口爽生灾。故人高会喜追陪。疾多宁为肉,病至不关醅。
在这山水之间,我瘦得像个儒生,骨头都快露出来了,何曾像往常那样大口喝酒?今天我只好伏在枕头上,不必揣测自己。墙上挂着蛇,羊儿在菜园里走过。掩面自嘲又自我解嘲,知道口腔爽利也会招来灾难。老朋友聚会,我高兴地参加,生病多了也不在乎肉食,生病了也不再关心酒。
作者介绍:王慎中(约1560-1641),明代诗人,字子光,号潜溪,晚号澄庵,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慎中生病期间,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嘲和对过往饮酒生活的反思。社会动荡和个人健康问题交织,导致诗人的心境更加复杂。
这首词通过对自身生病状态的自嘲,展现了王慎中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身体的无奈。开头两句“山泽臞儒枯到骨”生动刻画了诗人身心俱疲的状态,虽然曾经豪饮,但如今却只能卧病在床。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感。
接下来的“今朝伏枕不须猜”,表现了诗人对自身状态的接受,既是无奈也是自嘲。蛇与羊的意象,可能暗示着生活中的隐患和琐事,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冷静观察。最后几句“疾多宁为肉,病至不关醅”,则是一种对饮食的淡然态度,显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王慎中在生病时的自我反省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病痛的无奈与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同时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山泽臞儒”形容的是( )
A. 壮健的书生
B. 瘦弱的书生
C. 忧愁的书生
D. 快乐的书生
“蛇悬弓壁上”中的蛇象征着( )
A. 友谊
B. 危险
C. 健康
D. 富贵
诗人对饮酒的态度是( )
A. 渴望
B. 无所谓
C. 喜欢
D. 恨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慎中的《临江仙》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有饮酒的主题,但王慎中更强调的是自我反省与病痛的无奈,而李白则是豪放洒脱,充满激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上有明显的区别,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