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1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17:32
临江仙
最爱笙歌都散了,云房风榭凉生。
小窗秋水月华清,悠悠流影,琼户启无声。
王气销沉烟月好,等闲未解伤情。
石头城下已三更,独眠人起,闲坐到天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孤独寂寞的感慨。诗人最喜欢的音乐和歌声已经散去,伴随着凉意的风和云,房间里显得冷清。窗外的秋水和明月映照着,影子悠悠流动,静静地打开琼楼玉宇的窗户,没有声音。朝廷的气势已经消退,烟雾缭绕,明月依旧美好,然而却无暇去理解这份伤感。石头城下已是深夜三更,独自入眠的人起身,闲坐到天明。
作者介绍:杨圻(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诗风沉稳,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之时,诗人借助景物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孤独寂寞的感叹,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社会变迁与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
《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深厚的感情。开篇就以“最爱笙歌都散了”引出主题,表现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随着“云房风榭凉生”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环境中,透出一丝凉意,象征着内心的孤寂和凄凉。接下来的“小窗秋水月华清”则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秋夜图,静谧的环境和悠然的月光流影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王气销沉烟月好”,诗人在这里反思了权力的消逝与个人情感的无奈,似乎在感叹即使明月依旧美好,但已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最后两句“石头城下已三更,独眠人起,闲坐到天明”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等待着天明,这种孤独感令人心生怜惜,深刻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深刻感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笙歌”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王气”指的是?
“独眠人起”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