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3:29
落尽樱桃飞絮尽,晚花一树秾新。
薄阴低眷小窗晴。似怜春老,来试靓妆明。
转罢轻雷飘罢雨,满阶芳草多情。
夜来风信近三更。暗凝红泪,谁与伴明星。
樱桃已经落尽,飞舞的柳絮也已散去,
晚春的花朵在树上显得格外繁盛。
薄薄的阴云低垂,透过小窗,阳光正好。
似乎怜惜春天的老去,特意打扮自己来迎接明媚的日子。
轻柔的雷声和细雨已然过去,
满阶的芳草显得分外多情。
夜里风声传来,已近三更。
暗中凝聚着红泪,谁能陪伴我看星星?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营造出浓厚的春天氛围,表达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李慈铭(?-约1800年),字子常,号白石,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用自然景物寄情,融入个人情感。
《临江仙》系列诗作是李慈铭在春日时节创作的一组作品,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生的感悟。在那个时代,文人常常借景抒情,表现对社会与生活的思考。
这首《临江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与对生命流逝的无奈感。开篇以“落尽樱桃飞絮尽”描绘出春天的尾声,樱桃与柳絮的落下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接着“晚花一树秾新”,在消逝中依然保留着生命的繁盛,展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薄阴低眷小窗晴”中,薄薄的阴云低垂,正好透过小窗,阳光洒入,形成一种微妙的美感,似在诉说春天的珍贵和短暂。接下来的“似怜春老,来试靓妆明”,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老去的惋惜,试图通过打扮自己来迎接明媚的春光,渗透出一种人对自然的依恋。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转罢轻雷飘罢雨”,描绘了春雨的细腻与温柔,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满阶芳草多情”,则在生机与情感的交融中,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最后的“夜来风信近三更”,在静谧的夜晚,诗人感受到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暗凝的红泪,既是对春天的留恋,也是对过往的追忆,形成了全诗情感的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透过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孤独。
诗中“落尽樱桃飞絮尽”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珍惜
B. 对夏天的期待
C. 对秋天的感慨
D. 对冬天的厌倦
“夜来风信近三更”意在传达什么?
A. 清晨的宁静
B. 夜晚的孤寂
C. 白天的繁忙
D. 春天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