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同群公登濮阳圣佛寺阁》

时间: 2025-05-04 06:00:44

诗句

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

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

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0:44

原文展示:

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
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
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白话文翻译:

在落日的余辉中登上阁楼,心中感到一种无尽的悠然自得。
佛教的智慧让我对初地的认识有所领悟,人类感受到的却是浩瀚无垠的天空。
秋雁在霜降之后归来,孤独的帆船在远处的树木之间穿行。
在此情此景中,我感到伤感,眼前萧索的景色让我对着寒风感到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落日:夕阳,日落之时。
  • 悠然:指心境宁静、从容。
  • 佛因:佛教的因果法则。
  • 初地:佛教中指的是菩萨的初步境界。
  • 来雁:指归来的大雁,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 清霜:霜冻之后的清新景象。
  • 裴回:徘徊、徘徊不前。
  • 萧索:形容景色冷清、凄凉。

典故解析:

  • 佛教思想:诗中提到的佛教因果与初地,反映了作者对佛理的理解与思考。
  • 归雁: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时光流逝和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约704年—765年),字达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并州,世称“高二郎”。他以边塞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边疆生活和战争场景,具有豪放而又沉郁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适晚年,可能是在濮阳的圣佛寺阁上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诗中融入了佛教思想,反映出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存在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同群公登濮阳圣佛寺阁》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描绘了诗人在夕阳下的宁静心境,表达了他对生命的透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随着落日的余晖,诗人感受到的悠然自得,正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接下来的“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则引入了佛教的哲学思想,表明了人类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反思。诗人借用佛教的智慧,表达了人类在广袤天空下的渺小与孤独。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生动呈现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归来的大雁和孤独的帆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旅程。最后一句“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则传达出诗人对景色的感伤,面对寒风的萧索,更加突显了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日登临处:诗人身处山阁之上,落日的余晖照耀着他,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悠然意不穷:诗人的心境悠然自得,意境深远,似乎可以不受世事的纷扰,沉浸于自己的思考之中。
  3. 佛因初地识:提到佛教的因果法则,表明诗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尤其是对初步境界的认识。
  4. 人觉四天空:人类在面对广阔天空时,感受到的却是无尽的渺小与孤独。
  5. 来雁清霜后:描绘秋天的场景,大雁在霜降之后归来,象征着季节的变化。
  6. 孤帆远树中:远处的孤帆映衬着高耸的树木,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辽阔的感觉。
  7. 裴回伤寓目: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感到伤感,情绪在此徘徊。
  8. 萧索对寒风:面对寒风,诗人感受到景象的凄凉与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帆远树中”暗示孤独的人生旅程。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了对称,增强了朗朗上口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孤独的思考,既有哲学的深度,也有情感的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佛教:代表着智慧与内心的安宁。
  • :象征着归属与思乡之情。
  • 孤帆:代表着孤独的旅程与人生的无奈。
  • 寒风:象征着外界的凶险与内心的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悠然”指什么? A. 忧伤
    B. 宁静从容
    C. 急躁

  2. “来雁清霜后”中的“来雁”象征什么? A. 归来的亲人
    B. 时间的流逝
    C. 孤独的旅程

  3. 诗中提到的“佛因”主要与什么相关? A. 人生哲学
    B. 诗人的感情
    C. 自然景色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对比,尽管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高适的作品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哲学思考,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的豪情,体现了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高适诗集》
  3. 《中国文学史》

相关查询

送魏时中胡才卿还城 水调歌头·天宇正高爽 桂枝香·三年海国 生查子 贺圣朝 己未三月六日 水调歌头(江淮一览) 满江红·为问人生 贺圣朝(己未三月六日) 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字旁的字 三淫 修路 乙字旁的字 黄卷青灯 柔肠粉泪 蛙鸣蝉噪 寤语 笃笃末末 神通广大 面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烂斑 旅进旅退 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