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时间: 2025-05-06 02:50:11

诗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0:11

诗词名称: 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作者: 王维 〔唐代〕
类型: 乐府


原文展示: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话文翻译:

在渭城,清晨的细雨润湿了轻尘,
客舍旁新绿的柳树显得格外清新。
(有一种说法是客舍旁依依的杨柳正值春天。)
劝你再喝一杯酒吧,
向西走出阳关就再没有旧友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润湿的意思,指细雨滋润。
  • 轻尘:指微小的灰尘,形容雨后清新的空气。
  • 青青:形容颜色青翠,生机勃勃。
  • 依依:形容依依不舍的样子。
  • 阳关:古代的一个关口,位于今甘肃省,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

典故解析:

  • 阳关:是指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诗中提到“西出阳关”象征离别和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辋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常融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送元二使安西》创作于王维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旅途的孤独感,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友情与离别情感。


诗歌鉴赏: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经典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渭城早晨的细雨和春日的柳色,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与生机。这种描写不仅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也为接下来的离别情感做了铺垫。王维通过“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劝饮,表达了希望朋友珍惜当下的情感,酒杯中的温暖似乎能够暂时驱散即将到来的离别之苦。

诗的最后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则是情感的高潮,意味着从此分道扬镳,朋友即将踏上孤独的旅途。阳关的提及,不仅是地理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归属,离开后便再无熟悉的朋友。整首诗以景衬情,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王维对友情的珍视与感伤,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渭城朝雨浥轻尘:描绘早晨的细雨滋润了渭城的尘土,营造了清新湿润的氛围。
  2. 客舍青青柳色新:客栈旁新绿的柳树,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3.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另一种说法强调杨柳的依依不舍,暗示离别的愁绪。
  4. 劝君更尽一杯酒:劝朋友再多喝一杯酒,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
  5. 西出阳关无故人:离别后的孤独感,强调旅途的艰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细雨和柳色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对仗:如“劝君更尽一杯酒”与“西出阳关无故人”形成鲜明对比,对比了离别前的温暖与离别后的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无奈,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与对未来旅途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渭城: 象征着离别的地点,承载着友谊的记忆。
  • 朝雨: 代表清新与生机,同时也暗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
  • : 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生机与哀愁交织。
  • 阳关: 作为分离的标志,象征着孤独的旅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A. 晴天
    B. 雨天
    C. 阴天

  2. “阳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朋友的聚会
    B. 旅途的孤独
    C. 家乡的怀念

  3. 诗中提到的柳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生机
    B. 离别
    C.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李白)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别》:同样是送别诗,强调了离别的伤感与友情的珍贵,但更具豪情。
  • 杜甫《春夜喜雨》: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表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王维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

渭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润湿。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赏析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相关查询

满江红 满江红 接籍山皖中札却寄 满江红 其一 和吕居仁酬芮国瑞提刑 满江红 赠大西洋人鲁君仍用前韵 满江红 满江红 客舍偶成,用《梅村词》韵 满江红(洪都生日不张乐,自述) 满江红五首 其三 满江红 满江红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经的词语有哪些 进临 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麦字旁的字 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显露端倪 以夜继昼 歺字旁的字 扣盘扪钥 尖担两头脱 工字旁的字 侵没 工匠精神 骨字旁的字 败不旋踵 旡字旁的字 祈澍 超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