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晓发昭应》

时间: 2025-04-25 00:41:12

诗句

行人见雪愁,初作帝乡游。

旅店开偏早,乡帆去未收。

灯残催卷席,手冷怕梳头。

是物寒无色,汤泉正自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41:12

原文展示:

晓发昭应
作者: 项斯 〔唐代〕

行人见雪愁,初作帝乡游。
旅店开偏早,乡帆去未收。
灯残催卷席,手冷怕梳头。
是物寒无色,汤泉正自流。

白话文翻译:

行人看到雪而感到忧愁,正准备去朝廷的路上游玩。
旅店开得太早,乡间的帆船还没有收起。
灯光微弱,催促着卷起席子,手冷得不敢梳头。
这东西寒冷而无色,汤泉却依然在流淌。

注释:

  • 行人:指旅行的人,诗中描绘的是一个正在出行的人。
  • 见雪愁:看到雪后感到忧愁,因雪天出行困难。
  • 帝乡游:指前往京城(帝都)游玩。
  • 旅店:指旅馆。
  • 灯残:灯光微弱,表明夜深人静,旅人准备休息。
  • 汤泉:温泉,象征着温暖与舒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斯,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行旅途中,表现了旅人在寒冷的雪天出行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出行方式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晓发昭应》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展示了一位旅人在寒冷雪天的出行情景。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行人在冰雪中艰难出行的画面,虽然是去帝乡游玩,但眼前的雪景让人感到愁苦。接着转到旅店的情景,早起的旅店为旅人提供了庇护,但也暗示了旅行的匆忙与不便。最后,灯光微弱,手冷得不敢梳头,表现了旅人的孤独与疲惫。在对比中,汤泉的流动象征着温暖与生命,给予人以希望与慰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旅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旅行艰辛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人见雪愁:雪天出行使人忧愁,暗示出行的艰难。
  2. 初作帝乡游:说明出行的目的地,表达对游玩的期待。
  3. 旅店开偏早:旅店的早开说明旅人早起,暗示旅途的匆忙。
  4. 乡帆去未收:乡间的帆船还未收起,隐喻行程未尽。
  5. 灯残催卷席:微弱的灯光催促旅人准备休息,表现孤独感。
  6. 手冷怕梳头:手冻得不敢梳头,体现旅途的寒冷与不便。
  7. 是物寒无色:雪的寒冷无色,带来孤寂的感觉。
  8. 汤泉正自流:温泉的流动象征着温暖,形成对比,表达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寒冷的雪与温暖的汤泉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灯光微弱催促,赋予物象以人的情感。
  • 意象:雪、灯、汤泉等意象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旅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旅行的艰辛,同时通过温泉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希望和慰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与孤独。
  • :象征温暖与光明,也暗示夜的宁静。
  • 汤泉:象征温暖与舒适,给予旅人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旅人为何感到愁苦? A. 看到美丽的雪景
    B. 雪天出行困难
    C. 对家乡的思念
    D. 旅店太早开

  2. 诗中提到的“汤泉”象征什么? A. 旅行的艰辛
    B. 温暖与生命
    C. 孤独与寒冷
    D. 忙碌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别业》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维的《终南别业》与项斯的《晓发昭应》均描绘了自然与人情,但王维的诗更多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项斯则强调了旅行的孤独与思乡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选—) 赠潘节士柽章 拟唐人五言八韵 其二 高渐离击筑 又詶傅处士次韵 其二 詶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酬朱监纪四辅 海上(四首) 精卫·万事有不平 与友人书(节选) 游子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黽字旁的字 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低眉顺眼 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百计千谋 竖心旁的字 丛战 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当世才具 肉字旁的字 疙瘩 乘热打铁 頁字旁的字 坏坯子 沉谋重虑 守钱奴 芥结尾的成语 弘誓大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