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3:43
题令狐处士溪居
作者:项斯 〔唐代〕
白发已过半,无心离此溪。
病尝山药遍,贫起草堂低。
为月窗从破,因诗壁重泥。
近来常夜坐,寂寞与僧齐。
我已白发苍苍,心中无意离开这条溪流。
因病我尝遍了山药,贫困使我的草堂变得矮小。
窗户因月光而破旧,诗句因泥土而重涂。
最近常常夜晚独坐,寂寞与僧人相伴。
作者介绍:项斯,唐代诗人,以描写田园生活和隐居生活而著称。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隐居溪边生活之时,表达了他对离开自然环境的不舍,以及对贫困与孤独的感慨。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依恋与对人世繁华的超然。首句“白发已过半”,以白发昭示年岁已高,暗示了诗人的人生经历与对过往的思考。接着“无心离此溪”,流露出诗人对溪边宁静生活的热爱,溪水成了他精神的寄托和生活的归宿。
“病尝山药遍,贫起草堂低”,诗人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病痛与贫困,生活的艰辛与清贫使得他的草堂显得更加低矮,也更显出其坚韧不拔的品格。此处的“山药”不仅是食物的象征,也隐含着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
后两句“为月窗从破,因诗壁重泥”,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的破败与对美好诗意的追求,窗子的破损与墙壁的泥土,构成了一个孤独且简陋的生活场景。最后一句“近来常夜坐,寂寞与僧齐”,则是对孤独感的直接表达,诗人与僧人共同夜坐,虽有同伴却难掩内心的寂寞,反映出一种对人生的淡泊与对世俗的超然。
整首诗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沉思,带给读者一种悠远清新的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的深思,体现了唐代隐居诗人的生活态度与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依恋?
诗中提到的“草堂”象征着什么?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