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5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57:32
到处久南望,未知何日回。
寄书频到海,得梦忽闻雷。
岭日当秋暗,蛮花近腊开。
白身居瘴疠,谁不惜君才。
到处都在遥望南方,不知何时才能回去。
我常常寄信到海边,偶尔在梦中听到雷声。
山岭的太阳在秋天显得暗淡,蛮花在腊月时节盛开。
我身处瘴气弥漫的地方,谁会珍惜你的才华呢?
项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创作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寄卢式》是在诗人身处异地时写成,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关心。在唐代,诗人常常通过寄信与朋友交流,寄托情感,反映出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视。
《寄卢式》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朋友才华的惋惜。开头两句“到处久南望,未知何日回”,直接点明了诗人身处他乡的孤独与无奈,恰如一只孤雁,向往归途却无从得知归期。
接下来的“寄书频到海,得梦忽闻雷”则表现出诗人通过书信与友人保持联系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某种期待与惆怅。梦中的雷声,仿佛是他对故乡的呼唤,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岭日当秋暗,蛮花近腊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秋天的黯淡与腊月的花开形成鲜明对比,既映衬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也象征着生命的韧性与希望。
最后一句“白身居瘴疠,谁不惜君才”,则流露出对友人才华的惋惜和对自我处境的悲哀。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围绕思乡与友情展开,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及对友人才能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哀伤。
诗中“寄书频到海”表达了什么情感?
“岭日当秋暗”中的“岭日”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君才”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