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4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41:24
题赠宣州亢拾遗
项斯 〔唐代〕
传骑一何催,山门昼未开。
高人终避世,圣主不遗才。
坐次欹临水,门中独举杯。
谁为旦夕侣,深寺数僧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山门未开之际,感慨时光匆匆的心情。骑马的人急匆匆而来,使得山门在白昼还未开启时就显得异常静谧。高人选择隐居于世,明智的君主却不遗弃有才之人。诗人坐在水边,独自举杯,心中感到孤独。深寺中,只有几位僧人前来作伴,令人倍感寂寞。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隐含了对高人隐居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圣主不遗才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人生孤独的感慨。
项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士人隐居的风气盛行,诗人或因个人经历,或因社会环境,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思考。
《题赠宣州亢拾遗》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一个隐逸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高洁人性的向往。开头的“传骑一何催”以急促的骑马声,营造出一种急促而喧嚣的氛围,与后文的“山门昼未开”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对比中表现出一种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高人终避世,圣主不遗才”一句,展示了诗人对高人隐居态度的理解与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对“圣主”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体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接下来的“坐次欹临水,门中独举杯”则将诗人的孤独感推向高潮,独自一人,面对宁静的水面,举杯自饮,显示出他对朋辈的渴望和对过往的追忆。而“谁为旦夕侣,深寺数僧来”则是对现实孤独的直接表述,几位僧人的出现虽为陪伴,却未能填补诗人内心深处的空虚。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对高人品格的钦佩,以及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隐逸与孤独的情感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心理状态。
选择题:诗中“高人终避世”指的是?
A. 选择隐居的人
B. 有权势的人
C. 追求名利的人
填空题:诗人坐在水边,独自举_____。
判断题:诗中描绘了一个喧嚣的场景。(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