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3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30:51
更漏子·柳藏烟
作者: 毛滂 〔宋代〕
柳藏烟,云漏日。
寒满雕盘玉食。
风卷旆,水摇天。
鱼龙挟彩船。
水边人,波面乐。
太守与民同乐。
春好处,总随轩。
花中谁状元。
柳树隐藏在烟雾中,云彩轻轻遮住阳光。寒意笼罩在雕花的盘子和玉器上。微风吹动着旗帜,水面波光粼粼,天际的云彩也随之摇曳。水边的人们,欢声笑语荡漾在波面上。太守与百姓共享这份欢乐。春天的美好处所,尽在这个亭子里。花丛中,谁会是状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太守与民同乐”暗指古代官员应关心百姓生活,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而“花中谁状元”则可能引申指代科举与才子的追求,表明了对知识与才华的重视。
作者介绍:
毛滂(约1050年—约1110年),字子美,号岘山,南宋著名词人,擅长词作,尤其以婉约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词作可能创作于春日的某个场景,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表现了人民与官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更漏子·柳藏烟》是一首典型的南宋词作,充分体现了毛滂在词中表现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词的开头以“柳藏烟,云漏日”引入,生动描绘了春天朦胧的景象,给人一种恬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感觉。接着,通过描写寒意笼罩的“雕盘玉食”,将春的温暖与寒意形成对比,加深了季节的变化感。
词中“风卷旆,水摇天”,通过风与水的动态描写,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尤其是“水边人,波面乐”,将人们的欢乐与自然景色巧妙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太守与民同乐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繁荣,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花中谁状元”,不仅是对春天花开的赞美,也引申出对知识与才华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关注。这首词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更传达了对人间和谐、社会繁荣的美好愿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人们的欢乐,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更漏子·柳藏烟》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毛滂
C. 苏轼
D. 陶渊明
诗中描写的“寒满雕盘玉食”意指:
A. 寒冷的食物
B. 春天的美好
C. 富贵与奢华
D. 水中的乐趣
“太守与民同乐”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关系?
A. 官民对立
B. 官民和谐
C. 官员争权
D. 民间疾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