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辛亥各口占十绝 其三》

时间: 2025-04-30 06:26:31

诗句

乞骸亲奉留行诏,擢发犹蒙掩覆恩。

泽畔累臣回首处,汤村已远更徐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26:31

原文展示:

乞骸亲奉留行诏,
擢发犹蒙掩覆恩。
泽畔累臣回首处,
汤村已远更徐村。

白话文翻译:

我恳求父母的遗诏,想要留在这里安享晚年,
但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恩情,我仍感激不已。
在泽边,曾经的臣子们回头望去的地方,
汤村已远,眼前更是徐村的景象。

注释:

  • 乞骸:乞求辞职或退休,表示对亲人的孝顺。
  • 行诏: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古时的行政命令。
  • 擢发:虽然是微小的恩惠,但仍让我感到感激。
  • 泽畔:指水边的地方,象征回忆与旧日的情感。
  • 汤村徐村:地名,代表的可能是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寓意对故乡的思念。

典故解析:

“乞骸”源于古代官场辞职的用语,通常是出于对年迈或健康问题的考虑而请求退休。“泽畔”与“汤村”都是诗人记忆中的地方,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此类地名往往承载着个人的历史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字梦阮,号青溪,擅长诗文,尤其以咏史诗和抒情诗见长。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辛亥革命前后,社会动荡,诗人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处境的无奈,表达了对旧日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在“乞骸亲奉留行诏”中,诗人表现出对亲情的重视,显示出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随着时代变迁,诗人发现自己与曾经的生活渐行渐远,在“泽畔累臣回首处,汤村已远更徐村”中,诗人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写,反映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是对故乡、亲情的眷恋,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情感上具有很强的代入感,能够引起读者对自己经历的反思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乞骸亲奉留行诏:表达了诗人因年老而请求辞职,强调了对亲情的依赖和珍重。
  • 擢发犹蒙掩覆恩:即使微薄的恩惠也让人感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
  • 泽畔累臣回首处:回忆往昔,展现出诗人对旧日同僚的思念。
  • 汤村已远更徐村:通过地名的转变,反映出时光流逝与人事已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地点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的交织,表现了对父母恩情的感激、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乞骸:象征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对亲情的依赖。
  • 泽畔:代表着记忆与旧日的美好。
  • 村落:象征着故乡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乞骸”的意思是: A. 请求退休
    B. 请求辞职
    C. 请求官职
    D. 请求财富

  2. “泽畔累臣回首处”中提到的“泽畔”是指: A. 山边
    B. 水边
    C. 林间
    D. 田野

  3.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怀念与无奈
    C. 愤怒
    D. 希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刘克庄的诗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情的感激,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家人分离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倾向,但都表现出深厚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麟趾赞 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作诗 咏伯时画太初所获大宛虎脊天马图 戏赠米元章二首 题刘氏所藏展子虔感应观音二首 阮郎归 鹧鸪天 西江月(茶) 木兰花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窃贼 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沙丘 兀字旁的字 善诱循循 舟字旁的字 匡尧 自字旁的字 情见乎辞 看垛钱 偏亡 穷奢极欲 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仓皇不定 美言不信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