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0:49
挽赵仲白二首
作者:刘克庄
生被才名谴,摧残到死休。
家留遗藁在,棺问故人求。
对月悲孤咏,逢山忆共游。
昔年携手地,今送入松楸。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友人赵仲白的追思与哀痛。诗人感叹赵仲白虽有才华和名声,却被世俗所谴责,最终孤独地死去。在他去世后,遗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家和未了的心愿,诗人怀着沉重的心情对着明月唱出悲伤的曲调,回忆起与友人一起游山玩水的欢乐时光。如今,只能在松树和楸树之间送别他,感慨万千。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诗人,字静之,号白云山人。他以豪放的词风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失去好友赵仲白之际,表达了对好友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对友人生活的无奈与悲伤愈加突出。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开头两句直入主题,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遭受不公命运的朋友的痛惜。诗人以“生被才名谴”揭示了赵仲白的悲剧命运,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有才之人的嫉妒和误解。
接下来的两句“家留遗藁在,棺问故人求”,则通过对比展现出失去后的孤独和无奈,留下的只有遗物和未了的心愿。对月而歌,寄托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哀伤。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起游玩时的快乐时光,表达了对往昔的无比怀念,结尾的“今送入松楸”更是将悲伤与自然意象结合,形成一种凄美的画面。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意象的结合,使得这首悼亡之作不仅具有深沉的哀伤,也蕴含着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感慨人生无常,以及对才华被误解的悲哀,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命的沉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才名”指的是:
A. 诗人的名声
B. 友人的才能和名声
C. 社会的评价
诗人对月吟唱的原因是:
A. 怀念故人
B. 渴望自由
C. 追寻快乐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悲伤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信息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挽赵仲白二首》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