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7:33
南乡子(塘门元宵)
作者:蒋捷 〔宋代〕
翠幰夜游车。
不到山边与水涯。
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
便做元宵好景夸。
谁解倚梅花。
思想灯球坠绛纱。
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
才百余年又梦华。
这首词描写了元宵节的夜晚,车队在灯光下游行,却没有到达山边和水边。随意点亮了三四盏纸灯,邻居们也在一起庆祝,真是个美好的元宵佳节。谁能理解我倚靠梅花的情景呢?我思念着灯球,仿佛坠入了绛色的纱帐。旧时所说的梦幻生活依旧未曾结束,叹息啊,短短百余年又重回梦幻。
《南乡子(塘门元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美好。开头的“翠幰夜游车”点明了节日的氛围,游车在夜色中穿行,营造出一种温馨的节日气息。接着,诗人以“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描绘了邻里团聚、共度良宵的温馨情景,传达出浓厚的人情味。
“谁解倚梅花”,诗人借梅花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思念,流露出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渴望。后半部分提到“旧说梦华犹未了”,引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理想未竟的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又流露出对过往的思索,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的“翠幰夜游车”指的是什么?
“随分纸灯三四盏”中,纸灯的数量是多少?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蒋捷的《南乡子(塘门元宵)》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进行比较,蒋捷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辛弃疾则在描绘热闹景象的同时,融入了豪放的情怀与对爱情的追求。两者在表现元宵节的主题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