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29
步蟾宫(春景)
作者:蒋捷 〔宋代〕
玉窗掣锁香云涨。
唤绿袖低敲方响。
流苏拂处字微讹,
但斜倚红梅一饷。
濛濛月在帘衣上,
做池馆春阴模样。
春阴模样不如晴,这催雪曲儿休唱。
在玉窗前,香云弥漫,轻轻摇曳。
唤醒温柔的绿袖,轻轻敲打着清脆的声响。
流苏轻拂之处,字句难免有些错误,
我只斜倚在红梅旁,享受这短暂的时光。
朦朦胧胧的月光洒在帘子上,
映出春天池馆的阴影。
春天的阴影不如晴空明朗,这催促雪曲的歌声也不必再唱。
作者介绍
蒋捷,字士铨,号逸人,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以清新婉约、情感细腻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
《步蟾宫(春景)》是蒋捷在春天时写的,表达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正值春季,杨柳依依,万物复苏,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
《步蟾宫(春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前四句通过香云、绿袖、流苏等意象,描绘出一个繁华而又雅致的春日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那温暖的阳光和花香之中。尤其是“但斜倚红梅一饷”一句,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
后半部分则通过“濛濛月在帘衣上”与“春阴模样不如晴”形成对比,展示春天的阴影与晴天的明媚的不同,从而引发对春天短暂的感慨,也暗示着对生活的哲思。在最后一句中,诗人以“催雪曲儿休唱”的方式,表现出对过去冬天的告别,意图在春天的美景中寻找新的希望与开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春天带来的不仅是自然的复苏,也是人们心灵的觉醒。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绿袖”象征什么?
A. 温柔的女子
B. 春天的气息
C. 美好的生活
最后一句“这催雪曲儿休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冬天的怀念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濛濛月在帘衣上”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晴天
B. 雨天
C. 朦胧的夜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