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3:37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细雨滋润着紫色的菊花,颜色鲜艳夺目;微风吹动着红色蕉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北边是巍峨高山,南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切只能用画来描绘,无法亲自前往。
诗中提到的“山”和“海”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遐想。这种对比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无法亲历的惆怅。
杜荀鹤(约830-900年),字季鹰,号青山,唐代诗人,活跃于中晚唐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写山水和田园风光。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闽中秋思》创作于杜荀鹤在福建的游历期间,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浓厚的秋意,同时又因环境的优美而感到惆怅,寄托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闽中秋思》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诗中的意象丰富,营造出了一幅秋天的美丽画卷。开篇用“雨匀紫菊”与“风弄红蕉”描绘了细腻的秋日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诗人通过对紫菊和红蕉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机与活力,仿佛可以感受到秋雨的轻柔与秋风的温暖。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变。北边的高山与南边的海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感到美景虽好,却无法亲自前往,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无奈。尤其是“只堪图画不堪行”一句,揭示了诗人心中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距离,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奈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反映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深邃。
诗中“紫菊”象征什么?
诗人感叹的原因是什么?
诗中的“风弄红蕉叶”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杜荀鹤的《闽中秋思》都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但王维更侧重于宁静的山居生活,而杜荀鹤则强调了对美景的向往与无奈,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