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老董公》

时间: 2025-05-04 06:08:11

诗句

一色三军雪染衣,拔山气力陡然衰。

三王事业无多子,却是良平不得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8:11

原文展示

一色三军雪染衣,
拔山气力陡然衰。
三王事业无多子,
却是良平不得知。

白话文翻译

整片雪白覆盖了三军的衣服,
拔山的力气瞬间变得衰弱。
三位王者的事业没有多少继承人,
却是良平(指良才平民)无人知晓。

注释

  • 一色:指颜色一致,这里指雪的白色。
  • 三军:指古代军队,可能指的是士兵。
  • 雪染衣:雪花覆盖了士兵的衣服。
  • 拔山:形容力量巨大,能够像拔起山一样。
  • 三王:指周朝的三位王(可能指周文王、周武王等),代表古代帝王。
  • 良平:指良才平民,意指有才能的人未被重用或被忽视。

典故解析

  • 三王事业:这里的三王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王者,象征着权力与统治的成就。
  • 良平不得知:这一句表达了对有才能的人未被重视的遗憾,反映出社会对于人才的忽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风格独特,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军阀割据的背景下,诗人对士兵的艰辛与国家的未来感到忧虑,表达了对有才能之人的关心与惋惜,以及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军队被雪覆盖的景象,象征着士兵的坚韧与牺牲,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无奈。开头的“一色三军雪染衣”意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暗示了士兵在冰天雪地中艰苦的生活。接着“拔山气力陡然衰”,用拔山来形容昔日的力量,然而如今却是衰弱,表现出对力量消逝的感慨。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对历史的反思,三王的事业虽伟大,但却没有多少继承人,进一步引发对于人才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士兵困境的同情,也有对历史的思索,传达出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有才能之人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色三军雪染衣:描绘了一幅冬季雪后的场景,士兵们的衣服被雪覆盖,象征着他们的艰苦与无奈。
  2. 拔山气力陡然衰:将士兵的力量比作拔山,表明他们曾经的强大,但如今却感到力气的急剧衰退,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疲惫与无力。
  3. 三王事业无多子:提到历史上的王者,他们的伟业没有能够传承下去,反映出对政治权力继承的忧虑。
  4. 却是良平不得知:良才平民无人知晓,表达出对有才之士未被重视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士兵的力量比作“拔山”,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采用了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士兵生存状态的描写,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有才能之人的关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艰难,暗示士兵的困境。
  • 三军:代表着国家的力量与民众的艰辛。
  • 拔山:象征着昔日的英雄气概与如今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王”指的是: A. 三国时期的王
    B. 周朝的王者
    C. 南宋的皇帝
    D. 汉朝的王者

  2. “一色三军雪染衣”意在表达什么? A. 士兵的英勇
    B. 士兵的艰苦
    C. 士兵的胜利
    D. 士兵的团结

  3. 诗中提到“良平”是指: A. 有才能的人
    B. 平民百姓
    C. 士兵
    D. 皇族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 - 杜甫
    •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感慨,但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对士兵的同情,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叠山先生韵 送湛仲宜北上 曹山寺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三 王中庸赴河南鞏县尉 美宪佥陈公重修玉融天宝陂 赤乌碑 东崖行一首为处士霍元方作 夜宿陈尔昭竹溪山馆得西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爱才好士 席不暇温 不伶不俐 走字旁的字 潦浆泡 包含遮的成语 出人意料 反文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失落感 走之旁的字 蒿目时艰 包含室的成语 后悔无及 父字头的字 排字 日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