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瓦店雨作四首》

时间: 2025-04-25 07:08:06

诗句

近岸人家欲闭门,远林烟树半昏昏。

鸬鹚白鹭归何晚,今夜定投何处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08:06

原文展示:

近岸人家欲闭门,远林烟树半昏昏。
鸬鹚白鹭归何晚,今夜定投何处村。

白话文翻译:

在靠近岸边的人家,似乎要关上门了;远处的树林和烟雾缭绕的树木,显得有些昏暗。鸬鹚和白鹭归家的时间太晚了,今晚它们又会飞往哪个村庄呢?

注释:

  • 欲闭门:想要关上门,表示夜晚来临,人们准备休息。
  • 昏昏:形容天色渐暗,光线微弱。
  • 鸬鹚:一种水鸟,善于潜水捕鱼,常被渔民用来捕鱼。
  • 白鹭:一种鸟,通常在水边栖息,象征着宁静。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可以看到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渔鸟归家的情景,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同时也隐含着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和人情世态。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类活动的思考。

诗歌鉴赏:

《瓦店雨作四首》中的这首诗,通过近岸人家的关门与远处树林的昏暗,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即将入夜的乡村场景,表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前两句通过对“人家欲闭门”的描写,表现出人们对夜晚的安静渴望,而“远林烟树半昏昏”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之情。后两句则通过鸬鹚和白鹭的归来,表现出对生命流转的思考,同时也带有对归宿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有着生动的自然描绘,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近岸人家欲闭门:描绘夜晚来临时,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出生活的宁静。
    • 远林烟树半昏昏:表现出远处自然景象的迷蒙,增强了诗的意境。
    • 鸬鹚白鹭归何晚:引发对归家的思考,隐含对生命节奏的感慨。
    • 今夜定投何处村:表达了对归宿的期待与不确定,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昏昏”描绘自然光线,增强氛围。
    • 拟人:将鸬鹚和白鹭与人类的归家相联系,体现生动的自然形象。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个诗歌围绕着夜晚的宁静与归属感展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人家:象征温暖与归属。
  • 远林烟树:代表自然的神秘与宁静。
  • 鸬鹚与白鹭:象征自由与归宿,反映出生命的流动与节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通过什么景象表现出夜晚的宁静? A. 近岸人家欲闭门
    B. 远林烟树半昏昏
    C. 鸬鹚白鹭归何晚
    D. 今夜定投何处村

  2. 诗中的“鸬鹚”与“白鹭”象征了什么? A. 自由与归宿
    B. 繁华与喧嚣
    C. 幸福与快乐
    D. 战争与和平

答案

  1. A/B (都可以)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王维的《鹿柴》。
  • 诗词对比: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更为细腻的生活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相关的研究论文与专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明 当途道中社 金缕曲(月夕赋道词,书毕,怆然有感,再赋此) 踏莎行(贺宗人熙甫赴任) 摸鱼儿(过东平有感) 朝中措(客邸有感) 南乡子(初入都门漫赋) 人月圆 杂兴 题宋宫赞药州北征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字旁的字 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掀的成语 除邪去害 弃权 上账 沮止 黽字旁的字 云烟过眼 兀字旁的字 翻然悔悟 牙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魂惊胆颤 一无所得 醵分 豕虎传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