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六月闵雨》

时间: 2025-05-02 00:29:08

诗句

汤帝咨嗟惩六事,汉庭灾异劾三公。

圣朝罪己恩宽大,时雨愆期旱蕴隆。

东海得无冤死妇,南阳疑有卧云龙。

传闻已减大官膳,肉食诸君合奏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9:08

原文展示:

六月闵雨
汤帝咨嗟惩六事,
汉庭灾异劾三公。
圣朝罪己恩宽大,
时雨愆期旱蕴隆。
东海得无冤死妇,
南阳疑有卧云龙。
传闻已减大官膳,
肉食诸君合奏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担忧与对民生困苦的关心。前两句提到汤帝因六件事情而感到忧虑,汉朝因各种灾异而罢免三位大臣。接着提到圣明的朝廷对自己的罪责宽容,然而适时的雨却迟迟不降,导致干旱严重。东海是否有冤屈的死者,南阳是否确有隐匿的龙?最后提到大官的膳食已经减少,肉食的诸君们共同努力,希望能改善当前的局势。

注释:

  • 汤帝:指的是古代的帝王,象征统治者。
  • 六事:可能指六种国家事务或重要政策。
  • 汉庭:汉朝的朝廷。
  • 三公:古代最高官职,通常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 圣朝:指明君治下的朝代。
  • 愆期:指雨水来得太迟。
  • 东海:指中国东部的海域。
  • 冤死妇:指因冤屈而死的女性。
  • 卧云龙:形容潜藏的、具有潜力的力量。
  • 大官膳:指大官的饮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与同时代的文人。他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尤其在诗歌与书法上都有深厚的造诣。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面临多重内忧外患之时,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中通过时雨与旱象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政事的关注与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诗歌鉴赏:

《六月闵雨》通过描绘国家大事与民生困境,展现了黄庭坚对社会的深刻关注。前两句直接点出统治者的忧虑与朝廷的动荡,反映了统治者面对灾异与治国之难的无奈和焦虑。诗中提到的“圣朝罪己恩宽大”,表现出一种宽厚的政治理想,但随之而来的“时雨愆期”,则揭示了自然与人事之间的矛盾,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与对民生的忧虑。

后面的“东海得无冤死妇,南阳疑有卧云龙”则进一步引发读者对社会冤屈与潜藏力量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常与不安。最后的两句,虽提及官员饮食的减少,却暗含对未来的希望,表明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或许能改善当前的困境。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自然现象与社会事件的结合,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展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汤帝咨嗟惩六事:汤帝因六件事情而叹息,这里描述了国君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和忧虑。
  2. 汉庭灾异劾三公:汉朝因灾难与异象而罢免三位大臣,显示了政局的不稳定。
  3. 圣朝罪己恩宽大:明君对过失表现出宽容,体现了理想的政治态度。
  4. 时雨愆期旱蕴隆:及时的雨水未能如期而至,导致干旱加重,表明自然对人事的影响。
  5. 东海得无冤死妇:暗指社会中可能存在的冤屈,呼唤对冤屈者的关注。
  6. 南阳疑有卧云龙:隐喻有潜力的力量尚未被发掘,暗示未来的希望。
  7. 传闻已减大官膳:提到官员的生活水平下降,反映出政治的清廉或民生的紧张。
  8. 肉食诸君合奏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有所作为。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 比喻:如“卧云龙”比喻潜藏的力量,创造了丰富的联想空间。
  • 象征:雨水、干旱象征着政治的兴衰与民生的安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时局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与对改善政治局势的渴望,展现了黄庭坚的忧国情怀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希望与滋润,表现政治的理想。
  • 干旱:象征着苦难与困境,反映社会的动荡。
  • 冤死妇:象征着社会的不公与对弱者的关怀。
  • 卧云龙:象征着潜在的力量与希望,暗示未来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汤帝因何事而叹息?

    • A. 六事
    • B. 三公
    • C. 干旱
  2. “圣朝罪己恩宽大”中的“宽大”意指?

    • A. 严厉
    • B. 宽容
    • C. 忽视
  3. 诗中提到的“东海得无冤死妇”是指?

    • A. 国家冤屈
    • B. 自然灾害
    • C. 统治者的失误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杜甫的作品均展现了对国家与民生的深切关注,然而黄庭坚的风格更为婉约细腻,而杜甫则更加激昂直白。两者在表达情感时采用的意象与修辞手法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有感三首 晚春初夏八首 其一 岁暮书事十二首 六月五日苦暑 泊楚州锁外六首 秋风三首 其一 呈宜君 题江州琵琶亭 戏赠张嘉甫 喜雨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癶字旁的字 探赜钩深 波骇云属 贼走关门 没面皮 殳字旁的字 罗结尾的成语 老调重谈 岁恶 包含坌的词语有哪些 飞字旁的字 文渊阁 門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熬油费火 膏肓 两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