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伏蒙三哥以某再领许昌赋诗为寄谨依严韵》

时间: 2025-07-28 14:58:22

诗句

久陪法从常怀愧,再领乡州始觉荣。

政事敢言前可继,宠光深见古为轻。

预装白酒留春盎,旋剪红葩出洛城。

两道况闻时泽足,不妨吟啸玉杯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4:58:22

伏蒙三哥以某再领许昌赋诗为寄谨依严韵

作者: 韩维 〔宋代〕

原文展示:

久陪法从常怀愧,再领乡州始觉荣。
政事敢言前可继,宠光深见古为轻。
预装白酒留春盎,旋剪红葩出洛城。
两道况闻时泽足,不妨吟啸玉杯倾。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跟随法师,心中常怀愧疚之情;
再度担任故乡的官职,才开始感到荣光。
在政事上敢于发言,前面的路可以继续;
恩宠的光辉深厚,古人对此并不在意。
事先准备好白酒,留住春天的美好;
随后剪下红花,走出洛阳城。
听闻两道的恩泽充足,
不妨吟唱高歌,倾杯畅饮。

注释:

  • :指宗教法师。
  • :感到愧疚、内疚。
  • 乡州:故乡的官职。
  • 政事:政务、政治事务。
  • 宠光:恩宠的光辉。
  • 白酒:一种酒,象征欢庆。
  • 红葩:红色的花,象征美好。
  • 吟啸:吟唱、歌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工于诗词,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多体现出对家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韩维再度担任许昌官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对政务的关注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即提到“久陪法从常怀愧”,不仅展现了他对过往经历的谦卑,也透露出他对新角色的期待与责任感。接着,诗人提到“再领乡州始觉荣”,表达了对重新担任官职的自豪感,同时也隐含着对家乡与人民的责任。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白酒和剪花的意象,抒发了春天的欢愉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最终以一句“吟啸玉杯倾”结束,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久陪法从常怀愧:长久以来跟随法师,心中常怀愧疚。
    2. 再领乡州始觉荣:再次担任故乡的官职,才开始感到荣光。
    3. 政事敢言前可继:在政事上敢于发言,前面的路可以继续。
    4. 宠光深见古为轻:恩宠的光辉深厚,古人对此并不在意。
    5. 预装白酒留春盎:事先准备好白酒,留住春天的美好。
    6. 旋剪红葩出洛城:随后剪下红花,走出洛阳城。
    7. 两道况闻时泽足:听闻两道的恩泽充足。
    8. 不妨吟啸玉杯倾:不妨吟唱高歌,倾杯畅饮。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次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隐喻:用“白酒”和“红葩”象征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欢愉。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新官职的责任感,同时也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白酒:象征欢庆、美好时光。
  • 红葩: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玉杯:象征高雅与庆祝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感恩
    • B) 家乡情
    • C) 责任感
    •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白酒”象征什么?

    • A) 忧伤
    • B) 欢庆
    • C) 忘却
    • D) 复仇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B) 欢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韩维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韩维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诗人的关注点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子进浙行诗轴中有二诗见寄次韵报之 晚秋郊居八首 其六 挽曾达臣二首 辰阳待岳祠之命舟发武陵回寄从游诸公 次韵何叔信雪夜 以湖州酥秀州木犀面油太和石本观音像送莫万安三首 其三 学佛者祖迁自南陵来谒莫万安题诗于知津阁适同莫过而见之用韵以赠 过湖得便风舟甚驶 寄韩季萧二首 其二 送赵一叔江西漕赴召代成父作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披文 发奋为雄 垢面蓬头 邑骇 衣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才结尾的成语 驭天 言谈林薮 比肩并起 咬文齧字 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包含批的成语 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工字旁的字 杨纡 同字框的字 饭坑酒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