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6:05
日月忽已远,再见新谷升。
丧期有常数,吉我衣与襟。
俯仰自悲咤,泪下肝胆崩。
尚推立身报,未即泯馀生。
肃肃忠宪公,秉德辅休明。
报国有遗意,训言犹在听。
况兹世厚恩,兄弟秩王庭。
一朝出门去,事业各自营。
上当答君仁,上以为亲荣。
独此抑疴瘵,谢喧守柴荆。
扫冢奉时祭,履田课春耕。
既无公家责,聊徇狷者情。
出处虽云异,要以道为程。
日月无声地匆匆流逝,再次相见时新谷已然升起。
丧期是有固定的时间,愿吉祥能常伴我的衣襟。
我俯首仰天,心中自感悲伤,泪水涌下,似乎肝胆俱裂。
我仍然希望能立身报国,尚未完全泯灭生机。
忠宪公肃然正气,德行辅佐国家的明君。
我心中仍有报国的遗志,训诲的话语犹在耳边回响。
更何况现世对我恩厚,兄弟都在王庭之中。
一朝出门,各自事业营生。
我应该如何报答你们的仁情?心中将你们视为亲荣。
然而我却只能抑制病痛,远离喧嚣,守着柴荆。
扫墓时按时祭奠,耕田时遵循春耕。
既然没有公家的责难,便随心所欲地追随那种志向。
虽然出处不同,我们总要以道义为准则。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见长。他的诗作多体现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作者送别兄弟之际,表达了对兄弟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思考。
《服除送兄弟还都》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日月流逝和新谷升起的描写,象征着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变迁。作者在送别兄弟之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家庭、兄弟情谊的珍视。尤其是“丧期有常数,吉我衣与襟”一句,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期望。虽然身处悲痛之中,但心中仍然留有报国的志向,这种情感的矛盾与复杂,使得整首诗更显厚重。
此外,诗中提到的“忠宪公”以及“报国有遗意”,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关心与责任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家国情怀。最后一段提到的“扫冢奉时祭,履田课春耕”,则是对生活的归属与坚持,强调了对传统和责任的传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日月忽已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时间流逝的无情
B. 对未来的憧憬
C. 对生活的满足
“扫冢奉时祭”的意思是什么?
A. 定期扫墓和祭拜
B. 祭祀祖先的仪式
C. 追忆往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韩维的这首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和对兄弟的思念,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与责任。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表现方式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