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罗湖八首》

时间: 2025-05-01 13:51:55

诗句

岁晚南游访稚川,苔封丹灶尚依然。

不知的在山中否,万一归来说内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1:55

诗词名称: 罗湖八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岁晚南游访稚川,苔封丹灶尚依然。
不知的在山中否,万一归来说内篇。

白话文翻译:

年末时节,我南游探访稚川,长满苔藓的丹灶依旧存在。
不知道他在山中是否安好,万一他归来,是否会向我讲述内心的感受。

注释:

  • 岁晚:年末,指的是一年结束的时节。
  • 南游:向南方旅行。
  • 访稚川:探访稚川,稚川可能是友人或诗人的别号。
  • 苔封:长满苔藓,表示时光流逝,事物的旧貌。
  • 丹灶:古代用来烧火的炉灶,通常是用红土制成,象征温暖与家庭。
  • 山中否:指对友人生活状况的关心。
  • 内篇:指内心的感受或经历。

典故解析:

“稚川”可能指代当时著名的诗人,诗人之交,常用于表达对友人的关怀。而“丹灶”则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代表家庭和温暖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词、诗,风格豪放,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岁末,诗人南游探访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心,同时也反映了对年末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罗湖八首》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南游探访友人的情景。诗的开头“岁晚南游访稚川”,展现出一种温暖而惆怅的感情,南游不仅意味着空间上的移动,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苔藓覆盖的丹灶,既是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也暗示着人事的变迁与无常。

第二句中提到“万一归来说内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状况的关心与期待。这种关心不仅是对友人生活的问候,更是对生活深层次的思考。诗人用“内篇”来代指内心的感受,体现了对友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渴望。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诗人对季节更迭、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厚的情感底蕴。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岁晚南游访稚川”:诗人在年末时节出游,去探访可能是知己的友人稚川。
    • “苔封丹灶尚依然”:长满苔藓的灶台依旧在,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不变。
    • “不知的在山中否”:对友人生活状况的关心,表达了对他的思念。
    • “万一归来说内篇”:期待友人归来能分享内心的故事。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篇”用于比喻内心深处的感受,体现情感的深邃。
    • 对仗:通过“岁晚”与“南游”、“苔封”与“依然”,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 诗歌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温暖而又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苔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化,也是生命力与自然的象征。
  • 丹灶:象征着温暖的家庭与人际关系。
  • 南游:代表对新生活的探索与对故乡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苔封丹灶”中的“苔”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苔藓
    • C. 草
  3. 诗中“内篇”指代的是?

    • A. 外在故事
    • B. 内心感受
    • C. 书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生活的感慨,但整体风格更为沉重,刘克庄的诗则更显柔和与温暖。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克庄相关研究文献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检校竹隐竹数三首 示梅山宁老二首 其二 呈愚卿昆仲二首 秋怀十首 次韵衡州先生游花光因泛舟过向园示坐客之作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其十五 送叙浦吕主簿 二月六日雨中简诸君 寄黄子耕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书呈唐德舆程士和梁和仲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情并茂 情在骏奔 所费不资 擿抉 吗吗糊糊 孑然一身 先我着鞭 麦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卜字旁的字 私言 包含夹的词语有哪些 习而不察 鹿字旁的字 嵥峙 朱结尾的成语 包含蹇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