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

时间: 2025-04-24 16:53:14

诗句

落日登楼,谁管领、倦游狂客。

待唤起、沧浪渔父,隔江吹笛。

看水看山身尚健,忧晴忧雨头先白。

对暮云、不见美人来,遥天碧。

山中鹤,应相忆。

沙上鹭,浑相识。

想石田茅屋,草深三尺。

空有鬓如潘骑省,断无面见陶彭泽。

便倒倾、海水浣衣尘,难湔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53:14

原文展示:

满江红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落日登楼,谁管领倦游狂客。
待唤起沧浪渔父,隔江吹笛。
看水看山身尚健,忧晴忧雨头先白。
对暮云不见美人来,遥天碧。
山中鹤,应相忆。
沙上鹭,浑相识。
想石田茅屋,草深三尺。
空有鬓如潘骑省,断无面见陶彭泽。
便倒倾海水浣衣尘,难湔涤。

白话文翻译:

在落日余晖时登上楼阁,谁来引领我这个疲倦的游子?
想呼唤那沧浪中的渔夫,隔江传来他的笛声。
看着水流和山峦,我的身体尚且健壮,
但忧愁和天气变化使我的头发早已斑白。
面对晚霞,我却不见那美人来访,遥远的天空显得碧蓝。
山中的白鹤,应该会对我有所怀念。
沙滩上的白鹭,似乎也与我相识。
我想到那石田中的茅屋,草深达三尺。
虽然头发像潘江骑省那样白,
但却没有机会再见到陶渊明。
就算倾倒海水来洗净身上的尘埃,也难以清除内心的忧愁。

注释:

  • 倦游狂客:指疲倦的游子,狂客形容其放浪不羁的生活。
  • 沧浪渔父:指的是《渔舟唱晚》中的渔夫,象征自在的生活。
  • 鬓如潘骑省:潘骑省是古代人名,形容头发花白。
  • 陶彭泽:陶渊明,古代隐士,象征高洁的生活理想。
  • 浣衣尘:用水洗涤衣物上的尘埃,隐喻内心的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和,号石洲,宋代诗人,晚唐风格的继承者。他在诗词中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豪放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满江红》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国家动荡、社会动乱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的孤独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满江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落日的余辉中,登楼远眺,感受到了一种浓重的孤独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诗中“谁管领倦游狂客”一句,既表达了对生活的失落感,又隐含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而“看水看山身尚健”则显示了诗人虽身心疲惫,但仍对生命保持着一份热爱与希望。整首词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社会中游离的状态,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登楼:登楼远眺,映衬出诗人孤独的身影。
  • 谁管领倦游狂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感。
  • 待唤起沧浪渔父,隔江吹笛:渔父的笛声代表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 忧晴忧雨头先白:生活的忧愁使得诗人早生白发。
  • 对暮云不见美人来: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未能实现,表现出内心的失落。
  • 遥天碧:象征美好的愿景与现实的距离。
  • 山中鹤,应相忆:自然中的生灵也能引起诗人的共鸣。
  • 想石田茅屋,草深三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怀念。
  • 空有鬓如潘骑省:虽有白发,却无机会实现理想,抒发无奈与感伤。
  • 便倒倾海水浣衣尘,难湔涤:即使想用海水来洗净烦恼,依然无法摆脱内心的困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烦恼比作衣物上的尘埃,形象生动。
  • 对仗:如“忧晴忧雨”,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意。
  • 拟人:山中鹤与沙上鹭的描写,使自然生灵有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无奈,深刻反映了人在自然与社会中的挣扎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河流与山:代表自然的美与生命的活力。
  • 美人:象征理想的生活与爱情的缺失。
  • 白鹤与白鹭:象征着自由与纯洁的生活理想。
  • 茅屋:象征自然与田园的宁静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看水看山身尚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绝望
    B. 希望
    C. 无所谓
    D. 忧虑

  2. 填空题:诗人通过“___”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沧浪渔父”代表的是一种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 (对/错)

答案:

  1. B. 希望
  2. “茅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同样描绘了渔夫的自在与宁静。
  • 《饮酒》:陶渊明的作品,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满江红》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探讨了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刘克庄更显内心的孤寂,辛弃疾则充满了豪情与壮志。
  • 对比两首作品,可见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诗人对人生的不同理解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词的全面了解。
  • 《诗词鉴赏指南》:提供诗歌鉴赏的技巧与方法。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居杂诗九十首 床前帐 上塘值清明八首 其五 山居杂诗九十首 清风满桂楼(丹桂) 山居杂诗九十首 王正道再遇竹冠辄和来韵见鄙愫二首 用李参政韵并录寄舟峰师四首 其二 齐天乐(同前) 日出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片善小才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酷热 反犬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机键 矛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屯蹶否塞 亡是公 武旅 包含膝的词语有哪些 珙桐 豕字旁的字 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可柰何 担惊忍怕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