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水村》

时间: 2025-07-30 20:29:11

诗句

珠崖风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门。

鹦鹉巢时椰结子,鹧鸪啼处竹生孙。

渔监家给无虚市,禾黍年登有酒尊。

远客杖藜来往熟,却疑身世在桃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0:29:11

原文展示:

珠崖风景水南村,
山下人家林下门。
鹦鹉巢时椰结子,
鹧鸪啼处竹生孙。
渔监家给无虚市,
禾黍年登有酒尊。
远客杖藜来往熟,
却疑身世在桃源。

白话文翻译:

水南村的珠崖风景如画,
山脚下人家依傍着树林的门口。
鹦鹉在椰子树上筑巢时,
鹧鸪在竹林里鸣叫,带来丰收的景象。
渔监家里生活富足,市集从不缺乏生意,
禾苗和黍子丰收的年份,酒杯常满。
远道而来的客人手持拐杖,走动得很熟悉,
却疑惑自己是否真的身处桃花源。

注释:

  • 珠崖:美丽的山崖,形容风景优美。
  • 渔监:指管理渔业的官员或家庭。
  • 禾黍:指稻谷和黍子,表示丰收的农作物。
  • 杖藜:拄着杖的老者,象征着远道而来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多逊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诗作以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田园诗的特征。

创作背景:

《南水村》创作于一个风景如画的村落,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了水南村的美丽风光与宁静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诗歌鉴赏:

《南水村》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勾勒出水南村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环境。诗的开篇就以“珠崖风景”引入,展示了村庄的秀丽风光。接着,诗人描绘了山下人家的生活场景,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鹦鹉的巢、椰子的果实、鹧鸪的啼鸣,这些自然元素不仅增添了诗的生动性,也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村庄的繁荣景象,渔监的富足与市集的兴旺,传达了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到熟悉却又疑惑,这种情感的交融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珠崖风景水南村:水南村的珠崖美景,开篇即交代了地点与景色。
  2. 山下人家林下门:山脚下有着人家的门口,描绘出乡村的宁静氛围。
  3. 鹦鹉巢时椰结子:鹦鹉筑巢的季节,椰子结出果实,象征着自然的丰盈。
  4. 鹧鸪啼处竹生孙:鹧鸪在竹林中鸣叫,寓意着生机与繁荣。
  5. 渔监家给无虚市:渔监的家庭富足,市集上生意兴隆,展现了生活的富饶。
  6. 禾黍年登有酒尊:每年丰收,酒杯常满,强调了人们的欢乐与丰盈。
  7. 远客杖藜来往熟:远道而来的客人,行走熟悉,显示出对乡村的亲切感。
  8. 却疑身世在桃源:客人感到似乎身处理想中的桃花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村庄比作桃花源,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对仗:如“山下人家林下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崖:象征美丽的自然风光。
  • 鹦鹉: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渔监:象征富裕与安定的生活。
  • 桃源:寓意理想中的人间乐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村庄位于哪里?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2. 诗中提到的丰收作物有哪些? A. 小麦
    B. 大米
    C. 禾黍
    D. 玉米

  3.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D. 反问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理想的田园生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
  • 《山居秋暝》:展现了自然之美,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田园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九成宫山 直中书省 寒食应制 横吹曲辞。折杨柳 直中书省 凌朝浮江旅思(一作马周诗) 江楼 南中咏雁诗 饮马长城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贞的成语 蛇胆 足字旁的字 海外东坡 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蚕丛鸟道 编钟 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清身洁己 呼天叩地 不随以止 骇心动目 趋前退后 女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指名道姓 同字框的字 矣结尾的成语 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