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1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13:20
登虎邱
李廷仪 〔明代〕
山寺遥闻白虎蹲,
望中烟树小江村。
台游麋鹿歌声尽,
土蚀雌雄剑气存。
霸业已销无限恨,
吴宫空吊未归魂。
凭高向晚孤吟处,
凉月疏钟隔水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虎邱的所见所感。远处的山寺传来白虎的低吼声,远望去,烟雾缭绕的树林中隐约可见小江村庄。台上游玩的麋鹿已无歌声,只有那土壤腐蚀中仍存的雌雄剑气。往日的霸业已经消逝,心中无限的怨恨已无处诉说,而吴宫的空荡荡中只能寄托对未归英魂的哀叹。傍晚时分,诗人独自高吟,凉爽的月光下,疏钟的声响在水面上回荡,似乎隔着一层距离。
作者介绍:李廷仪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战乱时期,曾经历国家的动荡与变迁。其诗风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常常在诗中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可能是对历史的沉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悟。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登虎邱》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既欣赏到自然的美,又不禁思绪万千。开篇的“山寺遥闻白虎蹲”,通过声音引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威严的氛围,似乎暗示着一种不安的力量。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人也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
接下来的“台游麋鹿歌声尽”,不仅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也隐喻了往日的繁华已然消逝。这里的“麋鹿”代表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而“歌声尽”则是对失落的感叹,暗示着生活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
“霸业已销无限恨,吴宫空吊未归魂”两句,更是将个体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人提到的“吴宫”是对三国时期吴国的回忆,体现了对英雄气概的敬仰及对失落往事的感伤。
最后两句“凭高向晚孤吟处,凉月疏钟隔水闻”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孤独中吟唱,月光和钟声的交融,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哀伤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感慨,折射出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的交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虎”象征什么?
“台游麋鹿歌声尽”中“歌声尽”隐喻了什么?
诗人对吴宫的描写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与李廷仪的《登虎邱》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但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而李廷仪则在细腻与沉思中展现孤独与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