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虎邱》

时间: 2025-04-24 00:13:20

诗句

山寺遥闻白虎蹲,望中烟树小江村。

台游麋鹿歌声尽,土蚀雌雄剑气存。

霸业已销无限恨,吴宫空吊未归魂。

凭高向晚孤吟处,凉月疏钟隔水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13:20

原文展示:

登虎邱
李廷仪 〔明代〕

山寺遥闻白虎蹲,
望中烟树小江村。
台游麋鹿歌声尽,
土蚀雌雄剑气存。
霸业已销无限恨,
吴宫空吊未归魂。
凭高向晚孤吟处,
凉月疏钟隔水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虎邱的所见所感。远处的山寺传来白虎的低吼声,远望去,烟雾缭绕的树林中隐约可见小江村庄。台上游玩的麋鹿已无歌声,只有那土壤腐蚀中仍存的雌雄剑气。往日的霸业已经消逝,心中无限的怨恨已无处诉说,而吴宫的空荡荡中只能寄托对未归英魂的哀叹。傍晚时分,诗人独自高吟,凉爽的月光下,疏钟的声响在水面上回荡,似乎隔着一层距离。

注释:

  • 白虎:道教中的神兽,象征威严和力量。
  • 烟树:指云雾缭绕的树木,营造一种朦胧的美感。
  • 麋鹿:一种优雅的动物,常与自然和谐相连。
  • 土蚀:指土地的侵蚀,暗示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消亡。
  • 霸业:指权势和事业的成就。
  • 吴宫:指吴国的宫殿,象征着历史的沉浮和英雄的逝去。
  • 凉月:指清凉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廷仪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战乱时期,曾经历国家的动荡与变迁。其诗风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常常在诗中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观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可能是对历史的沉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悟。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登虎邱》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既欣赏到自然的美,又不禁思绪万千。开篇的“山寺遥闻白虎蹲”,通过声音引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威严的氛围,似乎暗示着一种不安的力量。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人也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

接下来的“台游麋鹿歌声尽”,不仅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也隐喻了往日的繁华已然消逝。这里的“麋鹿”代表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而“歌声尽”则是对失落的感叹,暗示着生活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

“霸业已销无限恨,吴宫空吊未归魂”两句,更是将个体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人提到的“吴宫”是对三国时期吴国的回忆,体现了对英雄气概的敬仰及对失落往事的感伤。

最后两句“凭高向晚孤吟处,凉月疏钟隔水闻”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孤独中吟唱,月光和钟声的交融,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哀伤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寺遥闻白虎蹲:远处的山寺中传来白虎的低吼,象征着威严与神秘。
    • 望中烟树小江村:远望烟雾缭绕的树林和小江村,描绘了自然的幽静。
    • 台游麋鹿歌声尽:游玩的麋鹿已无歌声,暗示着繁华的消逝。
    • 土蚀雌雄剑气存:土地的侵蚀中仍存剑气,象征着过去的英雄气概。
    • 霸业已销无限恨:往日的权势已消逝,心中无尽的怨恨无处倾诉。
    • 吴宫空吊未归魂:对吴国的怀念,寄托对未归英魂的哀思。
    • 凭高向晚孤吟处:在高处孤独吟唱,感受到一种人生的孤寂。
    • 凉月疏钟隔水闻:凉爽的月光和钟声相伴,形成一种隔世的静谧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虎蹲”比喻威严与神秘的力量。
    • 对仗:如“霸业已销”与“吴宫空吊”,形成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歌声尽”,使得自然物象更具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感慨,折射出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的交织。

意象分析:

  • 白虎:象征权威与力量,常与神秘的力量相联系。
  • 烟树:代表了朦胧与幽静,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 麋鹿: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生机,代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 凉月:象征孤独与清冷,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虎”象征什么?

    • A. 威严和力量
    • B. 柔和与温暖
    • C. 悲伤与孤独
  2. “台游麋鹿歌声尽”中“歌声尽”隐喻了什么?

    • A. 繁华的消逝
    • B. 自然的安静
    • C. 人生的快乐
  3. 诗人对吴宫的描写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与李廷仪的《登虎邱》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但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而李廷仪则在细腻与沉思中展现孤独与历史感。

参考资料:

  • 参考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唯庵后大松 山居杂诗九十首 和茅山张达道二首 天台宰祈雨有感 秦王卷衣曲 有雪 断梅三首 送新酒糟蟹与贾之奇五首 凤凰台上忆吹箫(同前) 雪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辰字旁的字 却论 辈结尾的成语 厮敬厮爱 包含莺的成语 包含圈的词语有哪些 踬阂 倒熟话 夕字旁的字 爱棠 隹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俯仰唯唯 中天婺焕 魏颗结草 如雷贯耳 見字旁的字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