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8:19
夜半幽梦中,扁舟似凫跃。
晓来到何许,俄倚包山脚。
三百六十丈,攒空利如削。
遐瞻但徙倚,欲上先矍铄。
浓露湿莎裳,浅泉渐草屩。
行行未一里,节境转寂寞。
静径侵泬寥,仙扉傍岩崿。
松声正凊绝,海日方照灼。
欻临幽虚天,万想皆摆落。
坛灵有芝菌,殿圣无鸟雀。
琼帏自回旋,锦旌空粲错。
鼎气为龙虎,香烟混丹雘.凝看出次云,默听语时鹤。
绿书不可注,云笈应无钥。
晴来鸟思喜,崦里花光弱。
天籁如击琴,泉声似摐铎。
清斋洞前院,敢负玄科约。
空中悉羽章,地上皆灵药。
金醴可酣畅,玉豉堪咀嚼。
存心服燕胎,叩齿读龙蹻.福地七十二,兹焉永堪托。
在兽乏虎貙,于虫不毒蠚。
尝闻择骨录,仙志非可作。
绿肠既朱髓,青肝复紫络。
伊余乏此相,天与形貌恶。
每嗟原宪瘇,常苦齐侯疟。
终然合委顿,刚亦慕寥廓。
三茅亦常住,竟与珪组薄。
欲问包山神,来赊少岩壑。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8:19
夜半幽梦中,扁舟似凫跃。
晓来到何许,俄倚包山脚。
三百六十丈,攒空利如削。
遐瞻但徙倚,欲上先矍铄。
浓露湿莎裳,浅泉渐草屩。
行行未一里,节境转寂寞。
静径侵泬寥,仙扉傍岩崿。
松声正凊绝,海日方照灼。
欻临幽虚天,万想皆摆落。
坛灵有芝菌,殿圣无鸟雀。
琼帏自回旋,锦旌空粲错。
鼎气为龙虎,香烟混丹雘。
凝看出次云,默听语时鹤。
绿书不可注,云笈应无钥。
晴来鸟思喜,崦里花光弱。
天籁如击琴,泉声似摐铎。
清斋洞前院,敢负玄科约。
空中悉羽章,地上皆灵药。
金醴可酣畅,玉豉堪咀嚼。
存心服燕胎,叩齿读龙蹻。
福地七十二,兹焉永堪托。
在兽乏虎貙,于虫不毒蠚。
尝闻择骨录,仙志非可作。
绿肠既朱髓,青肝复紫络。
伊余乏此相,天与形貌恶。
每嗟原宪瘇,常苦齐侯疟。
终然合委顿,刚亦慕寥廓。
三茅亦常住,竟与珪组薄。
欲问包山神,来赊少岩壑。
在夜深人静的梦中,我的船轻巧地像鸭子一样跃起。
天亮时我来到哪里呢?我稍微倚靠在包山的脚下。
这山高达三百六十丈,直插云天,仿佛被削平。
我远远地眺望,神情恍惚,想要攀登,却先显得有些疲惫。
浓厚的露水浸湿了我的衣裳,浅浅的泉水渐渐湿透了我的草鞋。
走了不远,感觉却越来越孤寂。
幽静的小径渐渐变得空旷,仙人的门扉依傍着岩石。
松树的声音清脆而深远,海上的阳光恰好照耀着。
忽然之间,仿佛要临近那幽远的天空,万千思绪纷纷飘落。
坛子上的灵芝和菌类,庙宇里没有鸟雀飞翔。
华丽的帷幕在空中轻轻回旋,锦旗在空中交错闪烁。
香气如龙虎腾飞,烟雾混合着丹药的芬芳。
我凝视着云层,静静聆听时而传来的仙鹤的声音。
绿书无法注解,云笈似乎没有钥匙。
晴空下鸟儿欢快地鸣叫,山中的花朵似乎光芒暗淡。
天籁之音如同琴声,泉水声如同钟声。
清静的斋堂前,怎能辜负那玄妙的约定。
空中飞舞的羽章,地上皆是灵药。
金色美酒可畅饮,玉豉可以细嚼。
心存服食之念,叩齿研读《龙蹻》。
福地有七十二处,今天我在此永远寄托。
在兽类中没有虎和貙,虫类中没有毒虫。
曾听说《择骨录》,仙人的志向是不可妄作。
绿肠已成朱髓,青肝复成紫络。
我对这样的相貌感到乏力,天给予我形貌却让我厌恶。
每每感叹原宪之难,常常受苦于齐侯的瘟疫。
终究是合该放弃,刚也渴望那辽阔。
三茅也常常栖息,竟与珪组交错。
我想问问包山的神灵,来借点少许的山谷。
作者介绍:皮日休,唐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皮日休隐居于太湖附近的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仙道追求的向往。
《太湖诗》是皮日休的一首风格独特的诗作,充分体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精髓。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时分的太湖景色,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诗的开头描写了夜半的梦境,引入了舟行的意象,暗示着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随着诗句的推进,包山的高耸、露水的湿润、泉水的清澈,无不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在情感方面,诗人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依恋,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多次出现的“仙”字,暗示着他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
整体而言,诗歌结构紧凑,意象丰富,语言清新,展现了皮日休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中清新的气息、幽静的环境、以及对仙道的探求,使整首诗充满了灵性与哲理,让人不禁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陶醉,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特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扁舟似凫跃”的意思是:
A. 船行如燕
B. 船行如鸭
C. 船行如鱼
D. 船行如鸟
诗中提到的“仙扉”象征什么?
A. 现实世界
B. 理想境界
C. 乡村生活
D.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皮日休与王维的山水诗,皮日休更强调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内心的情感,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哲理与静谧的境界。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山水情怀,但各自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