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2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25:43
荆南竹枝词
作者: 史承豫 〔清代〕
读书人去剩荒台,
岁岁春风长野苔。
山上桃花红似火,
一双蝴蝶又飞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读书人离开后留下的荒凉场景,每年春风吹拂,野外的青苔依旧生长。山上的桃花如火般鲜红,蝴蝶又飞来了,给这个静谧的地方增添了一丝生机。
诗中提到的桃花与蝴蝶,都是春天的典型意象。桃花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美丽、爱情与生命的短暂;蝴蝶则常被视为自由与变化的象征。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
史承豫,清代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读书人理想追求的向往。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通过对美好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荆南竹枝词》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自然气息的古诗。诗中通过描写春风、青苔、桃花和蝴蝶,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动。开头两句“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描绘了一个读书人离去后留下的荒凉场景,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情感。然而,随着后面的描写,诗人转而表达出春天的生命力。桃花的红艳与蝴蝶的舞动,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桃花和蝴蝶的结合,传达了生命的轮回与美好。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反映出春天的魅力,并借此引发读者对理想与生活的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追求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尽管存在孤独和失落,但生命的美好与希望依然存在,象征着未来的美好可能。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春天象征着什么?
“桃花红似火”中的“似火”是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与《春晓》相比,《荆南竹枝词》更侧重于对自然生机的描绘,而《春晓》则更注重对春天早晨宁静气氛的刻画。两首诗都有对春天的赞美,但表现出的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