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斗室》

时间: 2025-05-04 03:29:15

诗句

乏金难买地,结屋仅容身。

帘破能通燕,檐低欲碍巾。

曲肱时肆态,抱膝屡凝神。

莫笑规模窄,中藏万斛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9:15

斗室

作者: 秦霖 〔明代〕

原文展示: 乏金难买地,结屋仅容身。
帘破能通燕,檐低欲碍巾。
曲肱时肆态,抱膝屡凝神。
莫笑规模窄,中藏万斛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缺乏金钱,难以买到土地,只能搭建一间小屋,勉强容身。
窗帘破损,燕子能轻易进出,屋檐又低,几乎碰到头巾。
有时曲肱而卧,随意放松;抱膝而坐,常常沉思。
不要笑我居所狭小,心中却藏有万千春色。

注释:

  • 乏金:缺乏金钱。
  • 难买地:很难购买土地,暗示经济拮据。
  • 结屋:搭建屋子。
  • 帘破:窗帘破损,象征居家环境的简陋。
  • 能通燕:燕子可以自由进出,表现生活的开放性。
  • 檐低:屋檐低,形容空间狭小。
  • 曲肱:曲着手臂,形象化的休息姿态。
  • 抱膝:抱着膝盖,通常表示思考或沉思。
  • 规模窄:居所狭小,空间有限。
  • 万斛春:心中积蓄的丰富情感与春天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霖,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通常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关注个人情感与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
诗人或许是在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经济拮据但内心丰富的情感。诗中所描绘的斗室环境,反映了明代社会中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生活困境。

诗歌鉴赏:

《斗室》是一首通过对狭小居所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丰富的诗歌。表面上看,诗人对自身环境的描述充满了无奈和自嘲,但细读之下,可以感受到他在困境中保持的豁达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诗人以“乏金难买地”自述生活的窘迫,紧接着则是对小屋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贫穷的现实。尽管环境艰苦,诗人在“曲肱时肆态,抱膝屡凝神”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的乐趣。最后一句“莫笑规模窄,中藏万斛春”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以自信的语气告诉读者,尽管居所狭小,心中却蕴藏着无尽的春意与希望。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乏金难买地,结屋仅容身。
    诗人首先说明生活的困境,金钱匮乏使得他只能勉强搭建一间小屋以容身。

  2. 帘破能通燕,檐低欲碍巾。
    破损的窗帘让燕子轻易进出,低矮的屋檐几乎碰到头巾,生动描绘了居所的狭小与简陋。

  3. 曲肱时肆态,抱膝屡凝神。
    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随意放松和思考的姿态,展现内心的自在与深邃。

  4. 莫笑规模窄,中藏万斛春。
    最后,诗人以自信的语气告诫他人,不要小看他狭小的居所,内心却充满了春天般的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狭小的空间与内心的丰富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拟人:将燕子与春天的生机拟人化,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狭小的居所中,诗人依然保持乐观与积极的生活态度,传达出一种“物质匮乏但精神富足”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斗室:象征狭小的空间,反映生活的困境。
  • :象征生命、希望与生机,表达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帘破能通燕”说明了什么? A. 生活富足
    B. 居住环境简陋
    C. 有很多朋友
    答案: B

  2. 诗人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物质为主
    B. 内心的丰富与生命的希望
    C. 对生活的不满
    答案: B

  3. “中藏万斛春”中的“万斛春”是指什么? A. 生活的压力
    B. 内心丰富的情感与希望
    C. 贫穷的生活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小园即事》 by 叶绍翁:同样描绘了简单生活中的诗意。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二者都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简朴,但王维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秦霖则关注生活的内心感受与哲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魅力与技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日夜忆张二 和王记室从赵王春日游陀山寺 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 送吴七游蜀 望月有所思 早发诸暨 远使海曲春夜多怀 宿山庄 秋日山行简梁大官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运蹇时乖 子规 水字旁的字 放浪江湖 绞丝旁的字 铄景泣金 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火耕水种 麻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征敛无期 鹿鹿 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明义 貝字旁的字 云尤雨殢 集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