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芙蓉》

时间: 2025-05-02 03:52:17

诗句

清霜厉严杀,松柏气不振。

芙蓉乃微木,晓艳独娇春。

秾粹觉兰疲,芬敷知菊贫。

欲攀无所赠,聊复插吾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2:17

原文展示:

清霜厉严杀,松柏气不振。芙蓉乃微木,晓艳独娇春。秾粹觉兰疲,芬敷知菊贫。欲攀无所赠,聊复插吾巾。

白话文翻译:

清霜严酷凛冽,松柏也显得气馁不振。芙蓉虽是小树,却在清晨独自娇艳地迎接春天。浓郁的香气让人感觉兰花已显疲态,芬芳的菊花也显得贫瘠。想要攀折却无物可赠,只好将它插在我的头巾上。

注释:

  • 清霜:指清晨的霜。
  • 厉严杀:形容霜的严酷和凛冽。
  • 气不振:指松柏因寒冷而显得无精打采。
  • 微木:小树,指芙蓉。
  • 晓艳:清晨的艳丽。
  • 秾粹:浓郁纯粹的香气。
  • 疲:疲倦,此处指香气减弱。
  • 芬敷:芬芳散布。
  • 贫:贫瘠,此处指香气不足。
  • 攀:攀折,摘取。
  • 聊复:姑且,暂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一个闲暇的早晨,作者漫步西园,观察自然景物时所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霜降后,松柏因寒冷而显得无精打采,而芙蓉却在此时独自娇艳地迎接春天。通过对比松柏和芙蓉的不同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霜降后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美的独特。松柏在严霜中显得气馁不振,而芙蓉却能在寒冷中独自娇艳,这种对比突出了芙蓉的坚韧和美丽。诗中的“秾粹觉兰疲,芬敷知菊贫”进一步通过香气来描绘不同花卉的状态,增强了诗歌的感官体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芙蓉的喜爱,以及无法攀折赠人的遗憾,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珍视和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霜厉严杀,松柏气不振。”:描绘了清晨霜降的严酷,松柏因寒冷而显得无精打采。
  • “芙蓉乃微木,晓艳独娇春。”:芙蓉虽是小树,却在清晨独自娇艳地迎接春天,展现了其坚韧和美丽。
  • “秾粹觉兰疲,芬敷知菊贫。”:通过香气来描绘不同花卉的状态,兰花香气减弱,菊花香气不足。
  • “欲攀无所赠,聊复插吾巾。”:表达了作者对芙蓉的喜爱,以及无法攀折赠人的遗憾,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珍视和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松柏和芙蓉的状态对比,突出了芙蓉的坚韧和美丽。
  • 拟人:将芙蓉赋予人的情感,如“晓艳独娇春”。
  • 对仗:如“秾粹觉兰疲,芬敷知菊贫”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和美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珍视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霜:象征严酷和凛冽。
  • 松柏:象征坚韧但受寒冷影响。
  • 芙蓉:象征美丽和坚韧。
  • 兰花:象征香气浓郁但已显疲态。
  • 菊花:象征芬芳但显得贫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霜厉严杀”形容的是什么? A. 清晨的霜 B. 夜晚的霜 C. 春天的霜 D. 秋天的霜

  2. 诗中“芙蓉乃微木,晓艳独娇春”表达了什么? A. 芙蓉的娇艳 B. 芙蓉的脆弱 C. 芙蓉的坚韧 D. 芙蓉的贫瘠

  3. 诗中“欲攀无所赠,聊复插吾巾”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悲伤 D. 愤怒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芙蓉》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美的赞美,而苏轼的诗则更多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杂咏一百首 其十二 宜臼 杂咏一百首·刘琨 解连环 早行 杂咏一百首·老子 送陈户曹之官襄阳二首 杂咏一百首·木兰 十叠 其九 夜检故书得孙季蕃词有怀其人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枉费心机 邑字旁的字 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挥斥八极 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二传手 验问 啰饭 片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撮科打閧 犬字旁的字 张德成 疾恶若雠 流觞曲水 隐隐约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