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陈复斋》

时间: 2025-04-30 23:39:10

诗句

忧世心劳鬓易斑,笑颦还与世相关。

秋霜烈日君臣际,和气春风母子閒。

学道期传千载统,献言先办一生閒。

堂堂仰止人何在,独有名如不动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9:10

原文展示

挽陈复斋
作者: 高翥 〔宋代〕

忧世心劳鬓易斑,
笑颦还与世相关。
秋霜烈日君臣际,
和气春风母子閒。
学道期传千载统,
献言先办一生閒。
堂堂仰止人何在,
独有名如不动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忧虑国家事务,心力交瘁,鬓发已渐染白;
即便微笑皱眉,也总是与世事息息相关。
在秋霜与烈日中,君臣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而在和煦的春风中,母子之间的关系却是悠闲自得。
我希望能将学道之理传承千载,
但首先要做到的是让自己一生过得闲适。
堂堂正正的高人,究竟在哪里呢?
唯有他的名声,如同巍峨不动的高山。

注释

  • 忧世:忧虑国事,心中烦恼。
  • 心劳鬓易斑:心中劳苦,鬓发易白,形容因忧虑而衰老。
  • 笑颦:笑中带愁,意指虽有欢乐,但仍与世事相关。
  • 秋霜烈日:秋季的霜与夏季的烈日,暗喻时间的严酷。
  • 和气春风:春天的温暖气息,指母子之间的和睦关系。
  • 学道期传:希望将道理传承下去。
  • 献言先办:提出建议之前,首先要过好自己的生活。
  • 堂堂仰止人何在:正直高尚的人到底在哪里?
  • 不动山:形容其声望如山般稳定,永不改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字孟奇,号复斋,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作品反映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挽陈复斋》创作于高翥对友人的追悼之际,表达了对友人陈复斋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忧世心劳”与“和气春风”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诗中用“秋霜烈日”与“和气春风”分别象征了严酷的现实与和谐美好的理想,体现出作者在世事纷扰中的矛盾心态。开头两句便直入主题,表达了诗人因忧国之情而感到的心力交瘁,鬓发渐白的无奈与沧桑。接下来的“君臣际”和“母子闲”进一步突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温暖,显示出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敏感和思考。

诗的后四句则转向对学道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传承思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个人生活的追求。结尾处提到的“堂堂仰止人何在”,不仅是在追问高尚之人的去向,也隐含了对自己理想与信念的追问。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社会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忧世心劳鬓易斑:忧虑世事,心力交瘁,鬓发渐白,表现出诗人的辛劳与无奈。
  2. 笑颦还与世相关:即使微笑中带有忧愁,也与社会息息相关,表现出对社会的关心与牵挂。
  3. 秋霜烈日君臣际:秋霜与烈日象征严酷的世事,强调君臣关系的复杂。
  4. 和气春风母子闲:春风象征和谐,表现出母子之间的温暖关系。
  5. 学道期传千载统:希望传承道理,强调思想的延续性。
  6. 献言先办一生闲:先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再提出建议,体现出对个人生活的珍视。
  7. 堂堂仰止人何在:寻求高尚之人的踪迹,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8. 独有名如不动山:只有他的名声如山般巍峨不动,表达出对友人陈复斋的敬仰之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秋霜烈日”和“和气春风”的对比,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温暖。
  • 比喻:将名声比作不动的山,形象地突出其坚定与持久。
  • 排比:句式的整齐划一,使得诗歌更具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世事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对个人生活的反思。通过对友人的追悼,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忧世:象征着对社会的关心与责任感。
  • 秋霜: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严酷。
  • 烈日:象征着社会的压力与困扰。
  • 春风:象征着温暖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 高山:象征着坚定与不动的理想与信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秋霜”和“烈日”象征了什么?
    A. 温暖的家庭
    B. 严酷的现实
    C. 友谊的真诚

  2. “堂堂仰止人何在”中的“堂堂”指的是什么?
    A. 平凡的人
    B. 高尚的人
    C. 生活的人

  3. 诗人希望学道能传承多少年?
    A. 一年
    B. 千载
    C. 百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高翥的《挽陈复斋》与杜甫的《登高》,两首诗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忧虑,但高翥更侧重于个体的情感与哲理,而杜甫则更为宏观,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人间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吴门再逢方干处士 春日过寿安山馆 伤侯第 途中寄友人 夏晚望嵩亭有怀 偶题离亭 河上逢友人 巴南旅泊 边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豪雄 羽字旁的字 亭立 刀字旁的字 力蹙势穷 耳字旁的字 渺渺茫茫 朱梅 力字旁的字 溜号 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念念不忘 多嘴多舌 信器 血字旁的字 伺瑕抵蠙 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