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

时间: 2025-05-07 06:18:57

诗句

翠叶才分细细枝,清阴犹未上阶墀。

蕙兰虽许相依日,

桃李还应笑后时。

抱节不为霜霰改,成林终与凤凰期。

渭滨若更征贤相,好作渔竿系钓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8:57

原文展示:

翠叶才分细细枝,清阴犹未上阶墀。蕙兰虽许相依日,桃李还应笑后时。抱节不为霜霰改,成林终与凤凰期。渭滨若更征贤相,好作渔竿系钓丝。

白话文翻译:

翠绿的叶子刚刚分开细长的枝条,清凉的树荫还未爬上台阶。蕙兰虽然允许相伴的日子,桃李还应该嘲笑后来者。保持节操不为霜雪所改变,成长为森林最终与凤凰相约。如果在渭水边再次征召贤相,那就好好地做一根钓竿系上钓丝。

注释:

  • 翠叶:指竹叶。
  • 细细枝:形容竹枝细长。
  • 清阴:指竹子的阴影。
  • 阶墀:台阶。
  • 蕙兰:比喻高洁的人。
  • 桃李:比喻普通的花木。
  • 抱节:指竹子保持其节操。
  • 霜霰:霜和雪,比喻困难和挑战。
  • 成林:指竹子长成茂密的竹林。
  • 凤凰:象征吉祥和高贵。
  • 渭滨:指渭水边,古代常用来比喻贤才聚集之地。
  • 征贤相:征召贤能的宰相。
  • 渔竿系钓丝:比喻隐居或等待时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脱俗、寄托深远著称。此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对现实社会有所不满,但又怀揣理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抱负。诗中通过对竹子的赞美,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洁不屈的品格。首两句写竹叶初展,清阴未至,形象生动。中间两句通过蕙兰与桃李的对比,突出了竹子的高洁。后两句则表达了竹子不畏艰难,期待与凤凰相会的愿景,寓意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以渭滨征贤相和渔竿系钓丝作结,既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竹子的赞美,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叶才分细细枝:翠绿的竹叶刚刚从细长的竹枝上分开,形容竹子初长成的样子。
  2. 清阴犹未上阶墀:清凉的竹荫还未爬上台阶,说明竹子还未长成足以遮阴的大树。
  3. 蕙兰虽许相依日:蕙兰虽然允许相伴的日子,比喻高洁的人虽然可以相伴。
  4. 桃李还应笑后时:桃李还应该嘲笑后来者,比喻普通的花木嘲笑后来者。
  5. 抱节不为霜霰改:保持节操不为霜雪所改变,形容竹子坚贞不屈。
  6. 成林终与凤凰期:成长为森林最终与凤凰相约,寓意竹子长成茂密的竹林,期待与高贵的事物相会。
  7. 渭滨若更征贤相:如果在渭水边再次征召贤相,比喻如果再次有机会得到重用。
  8. 好作渔竿系钓丝:那就好好地做一根钓竿系上钓丝,比喻隐居或等待时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蕙兰虽许相依日”中,蕙兰比喻高洁的人。
  • 拟人:如“桃李还应笑后时”中,桃李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嘲笑后来者。
  • 对仗:如“抱节不为霜霰改,成林终与凤凰期”中,前后句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竹子不畏艰难,期待与凤凰相会的愿景,寓意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以渭滨征贤相和渔竿系钓丝作结,既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叶:象征生机和希望。
  • 清阴:象征清凉和宁静。
  • 蕙兰:象征高洁和纯洁。
  • 桃李:象征普通和常见。
  • 抱节:象征坚贞和不屈。
  • 霜霰:象征困难和挑战。
  • 成林:象征成长和茂盛。
  • 凤凰:象征吉祥和高贵。
  • 渭滨:象征贤才聚集之地。
  • 渔竿:象征隐逸和等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翠叶才分细细枝”形容的是哪种植物? A. 竹子 B. 梅花 C. 松树 D. 柳树

  2. “蕙兰虽许相依日”中的“蕙兰”比喻的是什么? A. 高洁的人 B. 普通的花木 C. 坚贞的品格 D. 吉祥的象征

  3. 诗中“抱节不为霜霰改”表达了竹子的什么特点? A. 柔弱 B. 坚贞 C. 常见 D. 高洁

  4. “渭滨若更征贤相”中的“渭滨”象征的是什么? A. 隐逸生活 B. 贤才聚集之地 C. 普通生活 D. 高洁品格

答案:

  1. A
  2. A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
  • 郑板桥《竹石》:通过对竹子和石头的描绘,表达了坚韧不拔的品格。

诗词对比:

  • 罗邺《竹》与王维《竹里馆》:两者都以竹子为主题,但罗邺的诗更多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方法。

相关查询

芦沟桥行 纪异 其二 纪异 其一 秋日饮酒诗 汉文帝幸代图 赠唐济武 其二 赠唐济武 其一 【双调】水仙子 怨别离 【中吕】上小楼 自适 三法自然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完开头的成语 包含斯的词语有哪些 扬幡擂鼓 闳开头的成语 将开头的成语 倾回 穷岁累月 配防 中壤 削足适履 糹字旁的字 奉三无私 世路风波 钦贤好士 癶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高雅闲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