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7:00
原文展示:
城风汉时县,乃在兖西南。曾考昔为令,期年化方覃。性本爱潇散,候望苦不堪。飞雪渍乌帽,弃掷欲投簪。竟以末疾返,不及一考淹。时当孝皇日,仁治正渐涵。我来登济城,落日已半含。西望适相仍,伫立独悲喑。要经几累世,沦废良可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归有光在济城(今山东济南)登高远望城武(今山东城武)时的感慨。诗中提到城武在汉代已设县,位于兖州西南。作者回忆自己曾在此地任职县令,期望一年内能有所作为,但因性格喜爱自由散漫,对官场的候望感到痛苦。诗中“飞雪渍乌帽”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飞雪中感到的寒冷和疲惫,甚至想要放弃官职。最终因病返回,未能完成任期。诗末感慨时代变迁,几经沧桑,城武的沦废令人感到惭愧。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他的文学作品以散文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他的诗歌也颇具特色,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归有光在济城登高远望城武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反感,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登高远望的视角,展现了作者对城武的深情回忆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飞雪渍乌帽”等意象生动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中的艰辛和疲惫,而“弃掷欲投簪”则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末的“要经几累世,沦废良可惭”则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思考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归有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通过登高远望的视角,作者抒发了对城武的深情回忆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由和历史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归有光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C
诗中“飞雪渍乌帽”形象地描绘了什么? A. 作者在官场中的艰辛和疲惫 B. 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思考 D. 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答案:A
诗末的“要经几累世,沦废良可惭”表达了什么? A. 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 B. 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思考 D. 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