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刘家河将出海口风雨还天妃官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8-09 12:16:06

诗句

八月尚徂暑,白露未为霜。

云物结蒸郁,雨势恣淋浪。

江水竞飞溢,螭龙争回翔。

金枢浴大明,此夜不可望。

极目观冥涨,天际何微茫!

直恨非西风,吹我到扶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16:06

原文展示: 八月尚徂暑,白露未为霜。云物结蒸郁,雨势恣淋浪。江水竞飞溢,螭龙争回翔。金枢浴大明,此夜不可望。极目观冥涨,天际何微茫!直恨非西风,吹我到扶桑。

白话文翻译: 八月里暑气还未消退,白露时节尚未凝霜。云层厚重,湿气蒸腾,雨势汹涌如浪。江水奔腾,仿佛要飞溅而出,龙蛇般的波涛争相回旋。金色的枢纽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中,但今夜无法仰望。放眼望去,水天一色,天边显得格外模糊。只恨不是西风,能将我吹送到遥远的扶桑。

注释:

  • 徂暑:指暑气未消。
  •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的开始,但此时还未到霜降。
  • 云物:指云层。
  • 蒸郁:形容云层厚重,湿气蒸腾。
  • 淋浪:形容雨势汹涌。
  • 螭龙:古代传说中的龙形生物,此处比喻波涛。
  • 金枢:指天上的枢纽,比喻月亮。
  • 大明:指明亮的月光。
  • 冥涨:指水天一色的广阔景象。
  • 扶桑:古代传说中的东方神木,也指日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深刻观察和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归有光在刘家河即将出海口时,遭遇风雨,返回天妃官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八月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远方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八月时节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诗中“云物结蒸郁,雨势恣淋浪”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云层的厚重和雨势的汹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而“江水竞飞溢,螭龙争回翔”则进一步以龙蛇般的波涛比喻江水的奔腾,增强了画面的动感。结尾的“直恨非西风,吹我到扶桑”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月尚徂暑,白露未为霜”:点明时节,暑气未消,白露时节尚未凝霜,暗示季节的转换。
  • “云物结蒸郁,雨势恣淋浪”:描绘云层的厚重和雨势的汹涌,运用拟人手法,增强形象感。
  • “江水竞飞溢,螭龙争回翔”:以龙蛇般的波涛比喻江水的奔腾,增强画面的动感。
  • “金枢浴大明,此夜不可望”:指月亮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中,但今夜无法仰望,表达了对月亮的向往。
  • “极目观冥涨,天际何微茫”:放眼望去,水天一色,天边显得格外模糊,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
  • “直恨非西风,吹我到扶桑”: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情感真挚而深沉。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云物结蒸郁,雨势恣淋浪”中的“结蒸郁”和“恣淋浪”,赋予云雨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 比喻:如“江水竞飞溢,螭龙争回翔”中的“螭龙”比喻波涛,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如“八月尚徂暑,白露未为霜”中的“尚徂暑”和“未为霜”,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八月时节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和对远方的向往。诗中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云物:指云层,象征着自然的变幻和不可预测性。
  • 雨势:象征着自然的威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 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奔腾不息的精神。
  • 金枢:指月亮,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冥涨:指水天一色的广阔景象,象征着无限的远方和未知的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物结蒸郁”中的“蒸郁”是什么意思? A. 云层厚重 B. 湿气蒸腾 C. 雨势汹涌 D. 水天一色
  2. 诗中“直恨非西风,吹我到扶桑”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远方的向往 C. 对现状的不满 D. 对月亮的向往
  3. 诗中“金枢浴大明”中的“大明”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天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慨和对远方的向往。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归有光的《自刘家河将出海口风雨还天妃官二首 其二》与杜甫的《登高》: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归有光的诗更注重对自然变化的感受,而杜甫的诗则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归有光诗集》:收录了归有光的主要诗作,是研究其诗歌风格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慈云 吊单方庵墓 二月四日梅山弟留饮 次韵邑丞高洁堂任满来辞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虚白观 山居避难六首 西江月(寿王之朝) 次韵分生五首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游雪窦杖锡七首·妙高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言影语 除旧布新 矾红 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甿謡 呜呼噫嘻 拳拳服膺 頁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柔静 鼓舌掀簧 志异 包含弱的成语 名不正则言不顺 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