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2:39
荒郊渐启三千界,
古庙重开二百年。
天遣忠魂留远地,
人传盛事属高贤。
云门翠满玄旌出,
石屋凉生瀑布悬。
此日登临成胜迹,
须题姓字照山川。
荒凉的郊野渐渐展现出三千里的美景,
古老的庙宇重修后已经有二百年的历史。
上天派遣忠诚的灵魂留驻这遥远的地方,
人们传颂着这盛大的事件归于高尚的贤人。
云门山绿树成荫,神圣的旗帜飘扬而出,
石屋中凉风习习,瀑布悬挂如帘。
今天登高远眺,成为了胜利的标志,
必须在山川上题上我的名字,以作纪念。
林大春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他的诗歌常常融合历史与个人感受,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敬重。
此诗写于重建双忠庙落成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忠诚精神的敬仰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重建庙宇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忠诚人物的纪念,反映了社会对道德和精神价值的重视。
这首诗以“九日登东山”为起点,展现了诗人在重建双忠庙的背景下,所感受到的历史厚重感与自然美景的交融。开篇的“荒郊渐启三千界”便展现了一幅开阔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描绘广阔的景致,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忠魂的敬仰。接着,诗人提到“古庙重开二百年”,不仅强调了庙宇的久远,也传达了对忠贞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天遣忠魂留远地”一句,表现了忠臣的精神虽已远去,却仍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体现了对忠诚的高度赞美。后面的“云门翠满玄旌出”,则通过自然景观与神圣象征的结合,增强了宗教文化的氛围,使得诗歌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最后,诗人以“须题姓字照山川”结束,表明了在这伟大时刻,希望将自己的名字铭刻于此,传递出一种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更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忠诚精神的崇敬与思考。
整首诗围绕忠诚与历史展开,既赞美了忠臣的精神,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责任感,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历史地位的思考与期许。
诗中提到的“古庙重开”指的是?
A. 新建庙宇
B. 经过重修的庙宇
C. 被遗弃的庙宇
D. 自然崩塌的庙宇
诗中“云门翠满”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
A. 贫瘠的土地
B. 自然的繁荣与神圣
C. 人的孤独
D. 历史的遗弃
诗人希望在山川上题上什么?
A. 诗句
B. 姓字
C. 画作
D. 地名
可以将林大春的《九日登东山时适郑节推重建双忠庙落成》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忠诚精神的赞美与历史传承,而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对时事的感慨。两者都运用了自然景观的描写,但情感基调和主题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