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9:13
九日饯友人出郭纪游次韵 其一
作者: 黄廷用 〔明代〕
天地清秋人易老,今年今日不重回。
斜阳归客双旌迥,隔岸渔家小艇来。
入馔即甘鱼鲙细,传觞遥指菊花开。
临流未许酬佳节,更上龙山百尺台。
在这清秋的天地间,人容易老去,今年的今天我再也无法重返。
斜阳下归来的旅客,双旗飘扬,远远的,隔岸的渔家小艇驶来。
美味的鱼和鲙已经上桌,举杯遥指那盛开的菊花。
临近河流,我尚未能酬谢这佳节的美好,决定更上一层楼,登上百尺高的龙山。
“九日”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是登高、赏菊、饮酒,象征着长寿和美好。菊花在重阳节时盛开,成为节日的象征。诗中提到的“龙山”,可能指的是具体的山名,寓意着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黄廷用(约1570年-1645年),明代诗人,字子韶,号少山。他的诗歌风格清新雅致,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以此诗表达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重阳节是一个充满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的节日,诗人通过描写当日的景象和氛围,寓意深远。
这首诗以清秋的背景为开篇,体现了人易老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诗中描绘了一个温馨的重阳节场景:斜阳下,归来的旅客和渔家的小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人通过“入馔即甘鱼鲙细”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对美食的赞美和聚会的愉悦。而“传觞遥指菊花开”更是强调了节日的庆祝氛围,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的祝愿。最后,诗人提到的“未许酬佳节”,则流露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不尽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特定节日中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同时传达了对生命与友谊的珍视。
“天地清秋”中的“清秋”指的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菊花开”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长寿
C. 爱情
D. 友情
诗人最后提到的“更上龙山百尺台”有何寓意?
A. 向往更高的理想
B. 对友人的怀念
C. 对过去的留恋
D. 享受生活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在重阳节探讨了兄弟情谊与时间流逝的主题,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但更侧重于对兄弟的思念,而黄廷用的诗则更注重对节日氛围的描绘与人生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