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8:59
九日宴李德充中大家次韩三十六丈韵作
作者: 晁说之 〔宋代〕
重阳风雨每凄凄,
物色今年得所期。
赐第好贤多骥子,
三山酌酒过鹅儿。
红楼尚想吹箫夕,
碧树今夸出日枝。
我与韩公殊辈行,
门阑感旧泪俱垂。
每年重阳节的风雨总是让人感到凄凉,今年的景物却得到了期盼。赐第(官员的住所)里有贤人和俊马,三山之中,与友人一同饮酒,度过美好的时光。红楼中仍然想要在傍晚吹箫,碧树今日却已经夸耀着阳光下的新枝。我与韩公同辈,站在门前,感怀旧事,不禁泪水涟涟。
作者介绍:晁说之,宋代诗人,字仲明,号东海,因其诗作精炼、情感真挚而受人喜爱。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通过对节日的描写,表达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风雨景象,引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开头的“重阳风雨每凄凄”,设定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似乎在暗示人生的无常。而“物色今年得所期”则展现出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期盼与珍惜。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提到“赐第好贤多骥子”,表达了对友人及优秀人才的赞美。
接下来的意象“红楼尚想吹箫夕”,使人联想到往日的欢聚与欢乐,而“碧树今夸出日枝”则暗示着生机的回归和希望的存在。最后两句提到自己与韩公的相知与共行,感慨旧时友情的珍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重阳节的描写,更深刻地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通常是在农历的哪一天?
诗中提到的“韩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