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江南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8:17:51

诗句

故园好,最忆力耕亭。

径路喜逢樵叟话,蹊田一任牧童经。

浑不限畦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7:51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三
故园好,最忆力耕亭。
径路喜逢樵叟话,
蹊田一任牧童经。
浑不限畦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特别是力耕亭的情景。小路上偶然遇见了一位砍柴的老人,聊起了家常,而田间的牧童则随意地放牧,生活悠闲自在,完全不受拘束。

注释

字词注释

  • 故园:故乡,出生或成长的地方。
  • 力耕亭:可能指一个与耕作相关的亭子,体现农耕文化。
  • 径路:小路,乡间小道。
  • 樵叟:砍柴的老人,象征着农村的生活。
  • 蹊田:小田地,田间小路。
  • 牧童:放牛的少年,代表天真与自然。
  • 浑不限:完全没有限制,自由自在。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透过“樵叟”和“牧童”这两个形象,可以联想到古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尤其是陶渊明等诗人笔下的田园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惭愧,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在政治上曾受到压制,但在文学方面却成就卓著,尤其以诗词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眷恋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之时,诗人通过对故园的描绘,表达了对平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三》是一首充满乡愁的诗作,诗人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呈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生活画面。诗的开头“故园好,最忆力耕亭”便直抒胸臆,简洁而真切地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农耕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描述了在小路上偶遇樵叟的情景,生动展现了乡间生活的朴实与亲切。这种自然的相遇不仅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也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和谐。

而后“蹊田一任牧童经”,则呈现了另一种田园之乐,牧童悠然自得地放牧,体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最后的“浑不限畦町”更是强调了这种生活的惬意,仿佛一切都不受约束,自然流淌,诗人的心灵也随之放飞。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故乡的眷恋,又有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情感基调,深深打动人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园好,最忆力耕亭:开篇直入主题,表达对故乡的美好记忆,力耕亭象征着勤劳的农家生活。
  • 径路喜逢樵叟话:在小路上遇见砍柴的老人,表现了乡村的平凡与温情。
  • 蹊田一任牧童经:田间小路上,牧童随意放养,展现了自然的自由与宁静。
  • 浑不限畦町:表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樵叟与牧童的对比,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多样性。
  • 拟人:将自然和人事结合,赋予生活以灵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园:象征着归属感与温情。
  • 力耕亭:代表农事与劳动的美好。
  • 樵叟:象征乡村的和谐与亲切。
  • 牧童:象征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樵叟”指的是谁?

    • A. 砍柴的老人
    • B. 放牛的少年
    • C. 田间的农夫
  2. 诗人的情感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城市的向往
    • B. 对故乡的怀念
    • C. 对工作的厌烦
  3. “浑不限畦町”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 A. 忙碌与紧张
    • B. 自由与惬意
    • C. 受限与束缚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杨慎的《望江南 其三》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而陶渊明则更多地探讨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两者都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湖上曲二首 其一 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 其十七 浣溪沙 艳情二首 其九 浣溪沙 癸亥春暮登万里长城 浣溪沙 肖旅于外,作词意甚苦,次韵相解三首 其一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同两姊戏赠母婢随春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晨秦暮楚 包含偪的词语有哪些 板上砸钉 不逢不若 邛邛 推致 廾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照昫 凵字底的字 走之旁的字 无边无沿 包含砖的词语有哪些 洪声 器材 被发拊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