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9:39
送杨尚书知沪洲
作者:魏了翁
断雁怀归芦叶秋,
离鸾感照菱花羞。
五更呼儿拭残泪,
淹速有命吾归休。
殿头三拜疏,
去意浩意收。
内前宣辞赐颜色,
外间祖帐如云稠。
往年长安道,
笑谈取公侯。
白璧抵山车断流,
黄金牣屋花满楼。
万钉围腰笏头带,
廷绅啧啧悬两眸。
吁嗟此何物,
白尽人间头。
二十年重来,
见此勇退杨沪洲。
平生志气未肯倾,
卷怀归洗岷峨愁。
我往送之门,
感事增百忧。
匆匆别公上车去,
怕鬼见笑君奚留。
在芦苇丛中,秋天的断雁怀念归家,
映照着菱花的离鸾也因离别而感到羞愧。
清晨五更,呼叫儿子来拭去我的残泪,
因为我已无命再归,心中只有归休。
在殿前三拜告别,
心中离去的意愿如浩渺的江水流去。
内室中宣读告别的诏书,
外间如云的祖帐密密匝匝。
往年在长安的道路上,
我们笑谈着荣华富贵。
白璧如山,车流不断,
黄金满屋,繁花似锦。
万钉围腰,朝廷的绅士们都在啧啧称奇,
叹息这是什么世道,白发早已满头。
二十年后再次相见,
看到这位勇敢的杨尚书辞官归故乡。
我一生的志气从未减退,
卷起怀抱,洗去心中岷峨的愁苦。
我前往送他出门,
因而感慨万千,忧愁日增。
匆忙告别,公上车离去,
惧怕鬼神见笑,留不住你。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首联"断雁怀归芦叶秋,离鸾感照菱花羞"以意象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孤寂和离别的愁苦,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接下来的描写更是细腻,"五更呼儿拭残泪"一句,将送别的情景与个人的悲伤结合,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诗人回忆往年在长安的欢声笑语,意在对比目前的处境,"白璧抵山车断流,黄金牣屋花满楼"则是对荣华富贵的描绘,反衬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失落。最后,"我往送之门,感事增百忧"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思乡、离别、人生的沉浮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具有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切的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断雁”象征什么?
A. 失去的财富
B. 思乡之情
C. 离别的悲伤
D. 冷清的秋天
诗人用什么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
A. 送别的仪式
B. 对往年长安道的回忆
C. 对自然景象的描绘
D. 对荣华富贵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魏了翁的《送杨尚书知沪洲》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者都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但魏了翁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对荣华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慨,而王勃则突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气质,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