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书璿公房牡丹》

时间: 2025-04-26 03:18:38

诗句

寺中闻说牡丹花,多少人争耳傍誇。

潦倒参军来看晚,数枝已谢病僧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38

原文展示:

寺中闻说牡丹花,多少人争耳傍誇。潦倒参军来看晚,数枝已谢病僧家。

白话文翻译:

在寺庙中听说有牡丹花,许多人争相在耳边夸赞。潦倒的参军来得晚了,几枝花已经凋谢在病僧的家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寺中:指寺庙之中。
  • 闻说:听说。
  • 牡丹花:一种著名的花卉,常被用来象征富贵和美丽。
  • 争耳傍誇:争相在耳边夸赞。
  • 潦倒:形容人失意、颓废的样子。
  • 参军: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担任此职的人。
  • 来看晚:来得晚了。
  • 数枝已谢:几枝花已经凋谢。
  • 病僧家:病僧的家中。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阆(约1000年前后),字逍遥,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这首诗通过描绘牡丹花的凋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潘阆访问一座寺庙时,听闻寺中有牡丹花盛开,但当他到达时,花已凋谢,由此引发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诗中“寺中闻说牡丹花”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向往和期待,而“多少人争耳傍誇”则描绘了人们对牡丹花的热烈赞美。然而,“潦倒参军来看晚”和“数枝已谢病僧家”两句,却突显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挽回,以及诗人自身的失意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寺中闻说牡丹花”:诗人听说寺庙中有牡丹花盛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 “多少人争耳傍誇”:描绘了人们对牡丹花的热烈赞美,突显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受欢迎程度。
  3. “潦倒参军来看晚”:诗人来得晚了,形容自己失意和颓废的状态。
  4. “数枝已谢病僧家”:几枝花已经凋谢在病僧的家中,表达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挽回。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牡丹花的凋谢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比:通过“争耳傍誇”和“数枝已谢”的对比,突显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挽回。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花:象征富贵和美丽,也代表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
  • 病僧家:象征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卉是什么? A. 菊花 B. 牡丹花 C. 梅花 D. 荷花

  2. 诗人为什么感到失意? A. 因为花已经凋谢 B. 因为没有人夸赞 C. 因为寺庙中没有花 D. 因为病僧家中有花

  3. 诗中哪个词形容了诗人失意的状态? A. 潦倒 B. 争耳傍誇 C. 已谢 D. 来看晚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通过描绘山中的静谧和鸟鸣,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潘阆《书璿公房牡丹》与王维《鸟鸣涧》: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但潘阆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潘阆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时期诗作的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和南安余宰题翠阴亭致爽轩二首 其二 次韵宋永兄春日放言寄秉彝广文兄 至日戏题天福寺 挽欧阳夫人许氏二首 挽方宋贤四绝 自法石早归 白沙夜闻滩声 送外兄方卿公美 其八 满庭芳 冬日道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悄冥冥 匕字旁的字 骄稚 皲手茧足 表旌 門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将在谋不在勇 英雄出少年 遗孽余烈 尔结尾的成语 没身不忘 集苑 鼻字旁的字 器小易盈 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