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3:18
原文展示:
静藏深渊,动游碧落,灵妙潜通。遇时至神知,乘阳便起,雷轰电掣,雾霭云从。展尾昂头,穿山透石,一举冲霄气势雄。神威烈,把黄河倒卷,白浪翻空。须臾霖雨漂洪。却都在天瓢一滴中。发通身欻火,飞光走焰,山精鬼怪,绝迹潜踪。变化无方,去来无碍,自得乾坤造化功。功成后,但归心明主,永效年丰。
白话文翻译:
静静地潜藏在深渊之中,动起来则遨游于蓝天之上,灵动奇妙地潜藏着通达之能。遇到适当的时机,神灵知晓,乘着阳光升起,如同雷鸣电闪,雾气云彩随之而来。尾巴展开,头颅高昂,穿透山石,一举冲上云霄,气势雄伟。神威炽烈,使得黄河倒流,白浪翻腾于空中。顷刻间,大雨如注,洪流汹涌。这一切都蕴含在天瓢中的一滴水中。全身发出火焰,光芒四射,山中的精怪鬼魅,消失无踪。变化无常,来去自如,自然领悟了天地造化的功力。功成之后,只愿归心于明君,永远效忠于丰收之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玠是元代诗人,其生平和创作背景较为模糊,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和神话的深刻理解和表达。这首诗描绘了龙的神秘和威严,以及其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可能与当时的政治、宗教或文化活动有关。通过描绘龙的神秘和威严,诗人可能试图传达一种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以及对社会和政治秩序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龙的描绘,展现了其神秘、威严和强大的形象。诗中,龙被赋予了超自然的能力和智慧,能够控制自然现象,如雷电、风雨和洪水。同时,龙也被描绘为能够变化无常,来去自如,体现了其与天地造化的紧密联系。诗的最后,龙被描绘为归心于明君,效忠于丰收之年,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政治秩序的期望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整首诗语言雄浑,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龙的神秘和威严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通过描绘龙的超自然能力和智慧,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以及对社会和政治秩序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静藏深渊,动游碧落”描绘了龙的什么特点? A. 神秘和威严 B. 潜伏和自由 C. 力量和能力 D. 智慧和行为
诗中“遇时至神知,乘阳便起”表达了龙的什么能力? A. 控制自然现象 B. 变化无常 C. 智慧和行为 D. 威力和迅猛
诗中“神威烈,把黄河倒卷,白浪翻空”描绘了龙的什么特点? A. 神秘和威严 B. 潜伏和自由 C. 力量和能力 D. 智慧和行为
诗中“须臾霖雨漂洪”表达了龙的什么能力? A. 控制自然现象 B. 变化无常 C. 智慧和行为 D. 威力和迅猛
诗中“功成后,但归心明主,永效年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望? A. 自然和宇宙的敬畏 B. 社会和政治秩序 C. 龙的神秘和威严 D. 龙的智慧和行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