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9:05
囗囗苦忆王仲宣,投簪浩荡卧江天。
三年促膝从予坐,四海低头道子贤。
北李南何各坛坫,枫青塞黑与缠绵。
因君更逐停云想,望断襄阳落照边。
我苦苦地想念王仲宣,曾在江边浩荡而卧。
三年间我们并肩坐在一起,四方的人都低头称赞你贤良。
北方的李白和南方的何逊各自的坛坫,枫树的青和塞外的黑都如此缠绵。
因为你,我又想起那停留的云彩,遥望襄阳的落日余晖。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湖南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以其刚毅与理智闻名于世。他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晚清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曾国藩的诗词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为主。
《书边袖石诗集》是曾国藩在其宦海生涯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理想和文人情怀的追求。此诗作于其心境成熟之时,既有对友情的回忆,又有对理想的追寻,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感深度。
这首诗以怀念友人为主题,展现了曾国藩作为文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通过“苦忆”二字,直接传达出对王仲宣的思念之情,余韵悠长,情感真实。接着提到的“投簪浩荡卧江天”,则将思念与理想结合,表明曾国藩对文人气节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提到三年促膝而坐,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文人间的雅趣,四海皆知的“道子贤”更是对王仲宣的高度赞誉,体现了时代对文人精神的崇高追求。
后半部分的意象更为丰富,北李南何的对比,枫青塞黑的描绘,既有地域的差异,又有情感的缠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情怀的博大。最后一句“望断襄阳落照边”,既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在此达到高潮,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曾国藩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文人理想的追求,既包含对友情的珍惜,也蕴含对人生的思考。
王仲宣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投簪”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襄阳”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