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7:03
原文展示:
太庙侍祠雪霁有作 宋祁 〔宋代〕
喜雪静氛埃,繁云即日回。 清光动冠剑,馀素著楼台。 树杂琼枝竦,途平玉辙开。 惟应馀两骑,知是海神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清新宁静环境的喜悦。诗中,“喜雪静氛埃”意味着诗人喜欢雪后的宁静,尘埃被雪覆盖。“繁云即日回”描述了云层在一天内散去。“清光动冠剑,馀素著楼台”描绘了雪后阳光照耀下的冠剑和楼台的景象。“树杂琼枝竦,途平玉辙开”形容了树木被雪覆盖,道路平滑如玉。最后两句“惟应馀两骑,知是海神来”则是一种想象,认为只有海神才能在这样的雪后环境中骑马而来。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在宋祁参与太庙祭祀活动后,感受到雪后初晴的宁静与美丽,因而有感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宋祁参与太庙祭祀活动后,感受到雪后初晴的宁静与美丽,因而有感而作。太庙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祭祀活动庄重肃穆,而雪后的宁静与美丽为这一活动增添了神圣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雪后初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新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中,“喜雪静氛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雪后环境的喜爱,尘埃被雪覆盖,世界变得宁静。“繁云即日回”则进一步描绘了云层的散去,预示着晴朗的到来。“清光动冠剑,馀素著楼台”两句,通过阳光照耀下的冠剑和楼台,展现了雪后世界的明亮与纯净。“树杂琼枝竦,途平玉辙开”则生动地描绘了树木被雪覆盖的景象和道路的平滑。最后两句“惟应馀两骑,知是海神来”则是一种想象,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雪后初晴的宁静与美丽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喜雪静氛埃”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喜爱? A. 雪后的宁静 B. 雪后的热闹 C. 雪后的寒冷 D. 雪后的繁忙 答案:A
“繁云即日回”描述了什么? A. 云层在一天内聚集 B. 云层在一天内散去 C. 云层在一天内变化 D. 云层在一天内消失 答案:B
“清光动冠剑,馀素著楼台”中的“清光”指的是什么? A. 月光 B. 阳光 C. 星光 D. 灯光 答案:B
“树杂琼枝竦”中的“琼枝”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树枝 B. 银色的树枝 C. 被雪覆盖的树枝 D. 被霜覆盖的树枝 答案:C
“惟应馀两骑,知是海神来”中的“海神”是指什么? A. 神话中的海神 B. 诗人自己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敌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