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竺庵春夜同任远白孝廉》

时间: 2025-07-28 12:21:00

诗句

心事伤春暮,乡愁拥絮眠。

月明千里梦,梵唱五更天。

脱剑酬知己,拈花误少年。

明朝当别去,检点酒家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2:21:00

原文展示:

心事伤春暮,乡愁拥絮眠。
月明千里梦,梵唱五更天。
脱剑酬知己,拈花误少年。
明朝当别去,检点酒家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的黄昏时分,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无法入眠。明亮的月光照耀下,仿佛千里之外的梦境在召唤他,听着清晨的梵唱声,思绪更加悠远。与知己畅谈时,脱下剑来报答友谊,却在无意中想起了年轻时的轻狂。明天即将分别,得赶紧清点酒钱以备路上之需。

注释:

  • 心事:心中的忧愁和思念。
  • 伤春:伤感春天的流逝。
  • 乡愁: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拥絮眠:用絮状的东西(如棉絮)来形容睡眠中的不安。
  • 梵唱:佛教的唱诵,常在早晨听到,寓意宁静和超脱。
  • 脱剑:放下剑,象征友情的重视。
  • 拈花误少年:形容年轻时的轻浮和冲动。
  • 酒家钱:指将要花费的酒钱,暗示生活的琐碎。

典故解析:

  • 梵唱:源于佛教文化,表示一种宁静与超然的状态,在古诗中常用以表达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 拈花:与唐代的“拈花微笑”典故相关,象征着一种直觉与领悟,常用于表达对青春的怀念和对往事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聘珍,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出对故乡、友情和人生的思考,风格婉约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夜,正值春天的季节,诗人可能身处异乡,面对春夜的宁静与孤独,情感愈发浓烈,借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对友谊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描绘了春夜的宁静和个人内心的复杂感受。开篇的“心事伤春暮”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忧愁,展现了对春天的伤感。接着通过“乡愁拥絮眠”,进一步加深了思念故乡的情感,仿佛将思绪化为了一种无法安眠的状态。

“月明千里梦”则在意象上引入了明亮的月光,象征着远方的梦想和思念的对象,而“梵唱五更天”则通过佛教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后半部分“脱剑酬知己,拈花误少年”则转向对友情与青春的回忆,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感慨与反思,尤其是对年轻时轻狂岁月的怀念与自我警醒。

最后一句“明朝当别去,检点酒家钱”则把诗人的思绪拉回现实,提醒自己即将离开,生活中的琐事依然需要面对,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责任感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呈现出一种深刻的乡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既有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情感真实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心事伤春暮:表达了在春天的傍晚,诗人因心中忧愁而感到伤感。
  2. 乡愁拥絮眠:用“拥絮”形容思念故乡时的睡眠状态,反映出诗人的不安与思念。
  3. 月明千里梦:明亮的月光下,千里之外的梦境与思念交织。
  4. 梵唱五更天:清晨的佛教唱诵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渲染了诗人的思绪。
  5. 脱剑酬知己:放下剑来回报知己的情谊,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
  6. 拈花误少年:年轻时轻浮的行为让人感到怀念与惋惜。
  7. 明朝当别去:明天就要离开,暗示时间的紧迫与人生的无常。
  8. 检点酒家钱:生活的琐事需要面对,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责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乡愁比作无法安眠的状态,形象生动。
  • 对仗:如“心事伤春暮,乡愁拥絮眠”,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月光、梵唱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复杂,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同时也引发诗人的忧伤。
  • 月光:代表着思念与梦想,照亮了内心的孤独。
  • 梵唱:象征宁静与超然,给予诗人心灵上的安慰。
  • :象征着友情与勇气,表现出对知己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伤春”指的是什么情感? A. 高兴
    B. 伤感
    C. 无所谓
    D. 期待

  2. “明朝当别去”中“别去”表达了什么? A. 继续留在原地
    B. 即将离开
    C. 期待重逢
    D. 旅游计划

  3. “脱剑酬知己”中的“剑”象征什么? A. 武器
    B. 友情
    C. 勇气
    D. 自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本诗相似,均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表达更为直白而激烈,而蔡聘珍则细腻而婉约。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在月夜中思念,然而杜甫更多的是对家人的思念,而蔡聘珍则注重于对友谊与青春的回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径山佛日杲禅师于虎丘 发宜兴 逮子赴湖南漕司举寄之 岳麓寺 寄浙东参议郑禹功 处守谢景思寄劝农诗次其韵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岩桂二首 曾同季饷建溪顾渚新茶 次曾宏甫见过二首韵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破玩意儿 夸道 马结尾的成语 酉字旁的字 鸡祸 熟读玩味 鬯字旁的字 涸鲋得水 又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烧纸马 绵绵不绝 羞结尾的成语 孳孳砽砽 面字旁的字 燕歌赵舞 追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