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0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6:22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我亲自创作的新词是那样动听,小红轻声唱着我吹奏的箫曲。当曲子结束,走过松陵的道路,回头望去,烟波浩渺的地方正是那十四座桥。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著名词人和诗人。他以清丽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风格多变,既能写婉约的词,也能表现豪放之气。姜夔的作品多描写山水和人情,蕴含丰富的情感。
《过垂虹》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用音乐与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此诗描绘了与友人相聚、欢歌的场景,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思念。
《过垂虹》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音乐与美景交融的画面。开篇“自作新词韵最娇”,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自信,暗含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而“小红低唱我吹箫”则描绘了一种温馨的氛围,展现了诗人与歌者之间的默契与情感的交流。
诗中“曲终过尽松陵路”一语,将音乐与行走相结合,暗示着欢乐时光的结束与现实的回归。最后一句“回首烟波十四桥”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似乎在追忆过往的美好。
整首诗以音乐为引子,融入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而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与艺术的思考,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轻松愉快的场景,传达出对友谊与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流逝时光的惆怅。
答案:1.A 2.B 3.C
姜夔的《过垂虹》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前者侧重于友谊与怀念的情感,后者则更着重于个人情感与思索。两者都展现了宋代词风的清丽与深邃。
这些内容将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过垂虹》,并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