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垂虹》

时间: 2025-05-04 11:06:22

诗句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6:22

诗词名称: 过垂虹

作者: 姜夔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白话文翻译:

我亲自创作的新词是那样动听,小红轻声唱着我吹奏的箫曲。当曲子结束,走过松陵的道路,回头望去,烟波浩渺的地方正是那十四座桥。

注释:

  • 自作:自己创作。
  • 新词:指新作的词曲。
  • :指音韵,乐曲的旋律。
  • 小红:指唱歌的女子,可能是歌妓。
  • 松陵:地名,指松陵的路。
  • 烟波:形容水面朦胧,雾气弥漫的景象。
  • 十四桥:指的是某个地方的桥,象征美丽的景色与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著名词人和诗人。他以清丽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风格多变,既能写婉约的词,也能表现豪放之气。姜夔的作品多描写山水和人情,蕴含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过垂虹》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用音乐与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此诗描绘了与友人相聚、欢歌的场景,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过垂虹》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音乐与美景交融的画面。开篇“自作新词韵最娇”,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自信,暗含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而“小红低唱我吹箫”则描绘了一种温馨的氛围,展现了诗人与歌者之间的默契与情感的交流。

诗中“曲终过尽松陵路”一语,将音乐与行走相结合,暗示着欢乐时光的结束与现实的回归。最后一句“回首烟波十四桥”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似乎在追忆过往的美好。

整首诗以音乐为引子,融入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而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与艺术的思考,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作新词韵最娇”:自己创作的新词最为动听,表达出自豪与欣喜。
  • “小红低唱我吹箫”:小红歌声轻柔,与我吹奏的箫声交融,形成和谐的氛围。
  • “曲终过尽松陵路”:曲子结束后,沿着松陵的道路走,暗示离别与回归现实。
  • “回首烟波十四桥”:回头望去,看到烟波笼罩下的十四座桥,象征着对美好记忆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烟波”用来形容水面朦胧的景象,营造出迷离的意境。
  • 对仗:如“新词韵最娇”和“小红低唱我吹箫”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轻松愉快的场景,传达出对友谊与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流逝时光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词:象征创作与灵感。
  • 小红:象征青春与生活的乐趣。
  • 松陵路:象征旅途与人生的路途。
  • 烟波:象征模糊而美好的回忆。
  • 十四桥:象征着连接与分离的美好瞬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自作新词韵最娇”中的“娇”字是什么意思? A. 美丽 B. 自豪 C. 喜欢
  2. “小红”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个女子 C. 一种乐器
  3. 诗中提到的“松陵路”象征什么? A. 旅行 B. 离别 C. 生活的道路

答案:1.A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姜夔的《过垂虹》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前者侧重于友谊与怀念的情感,后者则更着重于个人情感与思索。两者都展现了宋代词风的清丽与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姜夔研究》

这些内容将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过垂虹》,并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

相关查询

初到绩溪视事三日出城南谒二祠游石照偶成四 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 示诸孙 藏菜 次韵王钦臣秘监英殿井 故成都尹陆介扶挽词 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 寒食游南湖三首 其三 次韵孙推官朴见寄二首 闻京东有道人号贺郎中者唐人也其徒有识之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贿的词语有哪些 刷刷 包含砧的词语有哪些 离弦走板 亅字旁的字 比物属事 包含摽的词语有哪些 离驹 泥污 癶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一字一泪 抛头露脸 閠字旁的字 絮窝 材朽行秽 鸳鸯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