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5:13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
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
两处沉吟各自知。
肥水东流永无尽期,最初我们并不相爱,却种下了相思的种子。梦中所见,未必比得上画中所描,暗中突然被山鸟的啼叫惊醒。春天尚未绿意盎然,白发却已先显。人世间的别离,久而久之也不再感到悲伤。是谁教你我在每年的红莲夜,分别沉吟,各自心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夔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其词风婉约而又含蓄,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丰富的文化典故和细腻的情感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元宵节之际,正值春回大地,诗人因思念而梦见昔日情景,感叹时光流逝和情感的变迁。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和对梦境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深刻反思。首句“肥水东流无尽期”引入了时间的永恒和流逝,暗示着对恋情的怀念与无奈。接下来的“当初不合种相思”,则表现了情感的复杂性,尽管没有相爱,却种下了相思的种子,暗示了即便没有开始,也无法完全遗忘。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展示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梦中的情感比不上画中所描,现实中的山鸟啼鸣则让人惊醒,象征着对心中情感的自省与思考。
“春未绿,鬓先丝”,更是强调了时间的无情,春天尚未到来,白发却已悄然生长,暗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最后两句“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则表明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内心的孤独,尽管彼此间有着相同的回忆,却因时光的流逝而无法相聚。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通过对梦、春、离别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深刻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伤感,展现了人对爱情的执念与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莲夜”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春未绿,鬓先丝”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在梦中所见的情感与现实相比如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