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5:02
琐琐,三五黄金颗。为爱花香,自起移灯坐影珊珊,舞仙坛,蜡瓣檀心,小样道家冠。
这首诗描绘了在灯下欣赏蜡梅的情景,琐碎的蜡梅花瓣如同黄金的珠子一般,因其芬芳而吸引人。诗人为了欣赏花香而起身移动灯光,映照在地面的影子轻轻摇曳,仿佛在仙坛上舞蹈。蜡梅的花瓣和檀香的心,似乎在展示一种道家文化的气息。
顾太清,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作品多以清新脱俗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的创作可能与诗人对蜡梅的喜爱以及对灯下静谧夜晚的沉醉有关。蜡梅作为冬季的花卉,象征着坚韧与纯洁,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玉连环影 灯下看蜡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人用“琐琐,三五黄金颗”开篇,直接引入蜡梅的美丽与芬芳,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灯下的影子在地面上轻轻摇曳,仿佛在为蜡梅的舞蹈伴奏,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宁静的氛围。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蜡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道家文化的影响,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诗中那种轻盈的舞动与香气的弥漫,似乎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令人沉醉。
琐琐,三五黄金颗:
为爱花香,自起移灯:
坐影珊珊,舞仙坛:
蜡瓣檀心,小样道家冠: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蜡梅的喜爱与赞美,同时透过蜡梅与灯影的交融,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流露出一种淡然与宁静的情感基调。
诗中形容蜡梅花瓣的比喻是:
A. 细雨如丝
B. 三五黄金颗
C. 飞花似雪
诗人为何要移动灯光?
A. 为了照亮路途
B. 为了欣赏蜡梅的香气
C. 为了取暖
诗中提到的“道家冠”主要指什么?
A. 道教的服饰
B. 道家文化的象征
C. 一种植物
对比王安石的《梅花落》,两首诗都以梅花为主题,但王安石侧重于孤傲与坚韧,而顾太清则更侧重于蜡梅的优雅与香气,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