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2:56
玉连环影 送春寄外
作者: 陶淑 〔清代〕
春去寂寂人何处。试立回阑,好对荼醾语。
篆霏霏。昼迟迟。愁听子规声里雨如丝。
春天悄然离去,人们都在何方呢?我试着站在回廊上,想与那荼醾花说说心里话。
细雨轻轻飘洒,白云朵朵,白天似乎也变得迟缓。我愁苦地听着子规鸟在细雨中啼叫。
作者介绍
陶淑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受家庭熏陶,自幼便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婉约,常常描绘自然和人事的细腻变化。
创作背景
《玉连环影 送春寄外》创作于春季的某个时刻,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依恋与对离别的惆怅。春天的离去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诗人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内心的不舍与孤独。
《玉连环影 送春寄外》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离去带来的愁苦与思念。首句“春去寂寂人何处”便直接点明了主题,春天的离去不仅是季节的交替,更暗示了人际关系的疏远与孤独感。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试立回阑,好对荼醾语”,展现了她渴望倾诉的心情,回廊的设定不仅是空间的转化,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篆霏霏。昼迟迟。”通过细雨的描写,诗人营造出一种恍惚的氛围,细雨如烟,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温柔与流逝,白天的迟缓则反映了诗人心情的沉重。最后一句“愁听子规声里雨如丝”,更是将愁苦情感推向高潮,杜鹃啼鸣象征着离别与思念,细雨则是对这种情感的进一步渲染。
整首诗在意象上以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花、雨、鸟等元素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情感的层次感和深度。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文字,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离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惆怅,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微妙关系,强调了对生命短暂、情感流逝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的“荼醾”指的是哪种植物?
A) 玫瑰
B) 杏花
C) 茶花
D) 不详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鸟是__,它的叫声代表了思乡之情。
判断题:诗人在描写春天时表现出一种欢快的情感。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